稻穗越長,代表能結出來的谷子越多。
產量便會上去。
再來看稻穗的飽滿程度,與稻桿的硬度,這些都代表著一個月后的產量。
唐寧的預估沒有錯,大約五百斤一畝是跑不掉的了。
“寧丫頭,你說你栽秧這么稀,為何現在長得卻比我家的好這么多”族長自己家一半水稻與寧丫頭家一樣,可是還有一半卻是長得不如按照唐家的方式種的好,不是一點點,是差距肉眼可見。
說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這可是水稻,活命的糧食。
唐寧戴著草帽,抬頭眼睛被太陽晃得瞇了起來,微笑著道“族長爺爺也不必太糾結,咱們這是第一次試驗,明年我再挑選好一些的種子出來,產量不定再能提高些。至于為什么種得稀反而長得更好,族長爺爺,我這樣比喻吧。”
“比如這一塊地就這么大,咱們種十棵的時候,剛剛好,這田里的肥也供得上,太陽還能曬得著,這莊稼怎么才能長得好長得快,一是肥供得上,二是太陽照得好,三便不生病。”
“可是,還是這么大塊地,咱們種上三十棵呢肥供不上每一棵種子,太陽照不到里面,里面陰暗又潮濕,便易生蟲,族長爺爺,您說,蟲子是不是喜歡這樣的地方那還如何能夠長得好莊稼”
唐寧講完了也不再繼續,讓老族長站在原地細細的想著她的話。
“哎呀可不就是這個理兒。”族長戴著的草帽差點就激動的掉了下來,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我這就回去找村長和你爹去和村里人講講,為啥這樣種會長這樣好。”
族長身后還跟著他的孫子,看著自己爺爺那激動的樣子都嚇得怕他太激動了給搞出點啥來“爺爺,莫急。”
族長搖搖頭,不急才怪,這可是莊稼,這是大事,于是轉身就走,可是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拍了拍腦袋“對了,寧丫頭,你那田里養的魚,我看還真長得不錯,那魚為啥能活著還不吃秧苗啊若是我們以后也這樣養,咱們村里人收了魚,不說增加進項,好歹也能多吃魚肉吃也是好的啊。”
說完就渴望地望著唐寧。
唐寧記得以前講過,大約是講得不夠詳細,這老族長又來為大家想招了。
“族長爺爺,我們并不是插好秧就養魚的,而是等秧苗都活了過來,才放的魚苗。魚苗喜歡吃的是蟲子,可不是秧苗。而且這些小魚還喜歡吃稻花,就像蜜蜂一樣,能幫著稻花更好的生長增加產量,而且魚吃了這個稻花兒,這魚肉更是香嫩呢。”唐寧想說授粉啥的就算了吧,這不是這個世界能理解的東西。
但是卻是能告訴他們,能增加產量,這就夠了。
族長想著點了點頭,然后拍了拍唐寧小小的肩膀“孩子啊,你可比你種了一輩子田的爹還要好,好啊。”
這丫頭以后的路怕是更要好走。
族長與唐寧說完道了別,就往回趕,他那孫兒生怕自己爺爺太激動,走得太快給絆倒,就一直站在他身旁扶著他。
“文星啊,以后還是要多與里正家的孩子學學,這些個孩子都不簡單。”族長邊走邊叮囑自己的家的小孩子。
唐文星自然的點了點頭。
他在縣學上了那么久的學,自然明白糧食意味著什么。
如果說現世安穩之時,還有金銀值得大家追求,可是亂世之時,便是糧食就能抵萬金,甚至是國家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