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做成粉絲。
紅薯這東西原本就不經放,哪怕是放在地窖里也放不了多少日子。
村里要是擴大規模了,手里再有了銀子,她再考慮后面的事情。
“這東西是好吃的,特別是熬了粥的,老人喜歡吃,咱們村的老人可不少。”唐正峰想著這村里人,倒還都喜歡這種吃食。
只是這產量不知道有多少,聽說當初在山里挖出來的時候,一根藤苗上就得有好幾個,一個好幾斤。
不知道自己家種出來能不能這么好
一個好幾斤。
一顆好幾個
唐正峰突然腦門子一熱,那一畝地得有多少棵,得產出多少斤紅薯來
看著自己爹的表情,唐寧猜肯定是想到了產量“爹,紅薯也好,土豆也罷,如果讓官府的人知道有這么好的產量,怕是會征用去,所以咱們要盡量多種,至少給咱們自己留種,而且誰想要種都得付出代價。”
官府也一樣。
但她相信,這蜀中地界,最大的官就是蜀王,三皇子,他既然能把蜀中治理得如此好,那必定不是一個搶老百姓種子的皇子。
所以她相信,只要這東西讓他知道,必須自己能收回來不少銀子。
后面開荒山,辦農場,養牲口,就不愁銀子來源了。
嗯嗯,唐正峰覺得自己孩子說得很對。
立刻就嗯了兩聲。
“爹,這世道亂,但我相信遲早會好起來,我三個哥哥也年輕,以后他們遲早會走上正途,科舉也好,武官也罷,咱們總得給他們攢夠了家底兒,他們才能心無旁騖的去掙自己的前途,士農工商,咱們把農搞好了,也能攢萬貫家產。”唐寧自信的眉眼飛揚。
覺得要和自己爹娘與大嫂講講自己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田地,他們家可不是小富則安的想法。
三個哥哥,都那么優秀,前途無量,自己帶著家里人自然也不會拖了哥哥的后腿。
“成,爹一會兒就趕了驢車去縣里問問,看看這城里的夜香怎么賣,咱們就買些回來,該上肥的上了。寧兒,爹雖然老了,可是還有一把子的力氣,別的地方幫不上你們幾個孩子,但是你們想到的事情盡管和爹講,爹總歸會能做的都給你們做好了去,以后這田怎么種,你也不用讓你三哥來與我講,都聽你的。”唐正峰在荊州府的唐家村時,就給自己閨女一塊后院的小池塘按她的方式種水稻。
一路跋山涉水,寧兒所做出來的事,所管理的人,都比自己眼光高出不少。
再者,一來到蜀中,他們就定居下來。
種的這水稻,他天天都在看,那水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越過自己種的,眼看著產量能翻倍的稻穗,他若再不放心下去讓孩子作主。
自己都沒辦法原諒自己。
能者居之的道理,唐正峰是懂的。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還有這樣的能耐,受高人指點過,那他就放手一搏。
讓孩子成長得更快。
年紀小,怕什么,有自己這個里正在她后面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