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畝就接近二千斤,就算十文一斤的稻谷,那一年也可以多收二十兩銀子,這才一季收的糧食,這可是南方,不可能只收一季。
那就能養活不少人了。
“這孩子,仁義啊,你可是咱們唐家村的福娃呢,哈哈哈哈。”老族笑得胡子抖得更厲害了“我那邊也有兩畝田挨著族田呢,我也捐給族里。”
“我那里也有兩畝,族長和里正都有給,我這當村當的沒道理不拿的,也給兩畝。”都是最近開出來的田,有的種了糧,有的根本還空著呢。
倒是都沒有不舍得。
這么一通說下來,家家戶戶都給了一畝半畝的,連成了一遍,粗略統計,就有了百畝田地。
“太好了,咱們唐家村的人可都是好的,以后公中有了這筆收益,咱們就可以建學堂,給咱們村的孩子上堂認字了,不定還給供出來幾個秀才公,舉人老爺呢。”唐寧的話音一落下,整個堂屋里外都靜了下來。
唐寧覺得自己沒說錯啥啊。
最怕,空氣突然的安靜
“好好好我可不就是愁家里孩子一堆,農忙的時候還能幫把手,這一閑下來,就成到在村里山里的四處亂竄,可別給惹事,咱們可是才到這里半年都不到,
不管現在還是以后,都得規規矩矩的做人,說是辦堂這個事情,寧丫頭你可是有啥想法啊”村長叔慈眉善目的眼里就冒著精光。
仿佛在說你看我,你看我。
唐寧挑了下眉毛“咱們公中不是還有的是銀子么建祠堂,連著祠堂后面再建個十間八間的房屋,打上板凳桌子,不就成了現成的堂么。要說夫子,咱們村兒不是有秀才公,讓他先給大家啟個蒙,
我再拜托人找找,再找來兩個夫子,總歸就開始讓村里孩子上學了啊。以后咱們村的孩子不論男女,都還是來識識字,咱們這一路走來,可是見識得不少,女子不識字要吃大虧的。
被人賣了,還看不懂賣身契幫著人數銀子,咱們村的姑娘可不能有一個不識字的,再者,識字的姑娘嫁到誰家,誰家不給高看一眼
現下咱們村有這條件,一開始由以前的銀子墊著,后面田里有了收成就可以持續下去,如果有好的,真就可以出來幾個秀才舉子的,咱們村以后還有誰敢來欺負呢”
可不就是,村里沒功名的話,別人都想欺負你們。
若是多幾個秀才,舉人,一般人都不會欺上身來。
唐史就站在門外聽著唐寧的話,低了頭,前些天娘說唐寧有找過他,也講過找他是做什么事,他很想去,可是他娘不許,哭著鬧著不許。
說他如果跟著唐家三兄弟出去有個好歹,他們家可就只有他娘一個人了,還讓她怎么活
所以他一直也沒有去唐家,心里這些天也像壓著個石頭,可是這么一聽,唐寧又給他安排了其他的差事兒。
在這村子里給孩子們啟蒙,他一個秀才公是絕對夠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