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軍隊到哪里都能拎成一團,你二哥做得很好,你跟著學學。”唐文斌在周敏之的眼里非常優秀,謀算過人,但他還想唐文斌能更好。
不僅智謀能過人,還要有領兵的才能,畢竟,他知道,唐家三兄弟都是會武的,只是有高低之分。
“是,謹遵公子令。”唐文斌回道,他認為自己二哥在這方面確實是過人的,做得很完善。
個中原因,他知道一些,在他們離開家前小妹給他們的東西里,二哥手里就有本訓練手冊,沒有給大哥怕是因為大哥是個強悍的前鋒。
沒給自己,怕也是知道周二公子不會安排自己去指揮軍隊。
他們家最厲害的可不是他們三個,而是家里最小的那個妹妹,只是她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是熱愛美食與種田。
那么別的事情自然自己三兄弟來了。
可這事兒,他們知道就好,別的,就不用知道了。
畢竟訓練軍隊令行禁止的事情并不難,排兵布陣的事情也是二哥現在很喜歡精通的,自己和大哥都得向他學習。
所以周敏之講的并沒有任何問題。
說完,他退出周敏之營帳。
周敏之卻拿起了筆寫了幾個字軍糧可還好
“荊二,拿去,信鴿送給唐家那丫頭。”周敏之剛才細算這一路收到的人數,感覺糧草有些壓力,所以還是要提一提的。
帳外荊一為什么不叫我
我和唐家那丫頭更熟悉。
荊二要你何用熟悉不熟悉和用信鴿有關系
益州,交州這兩處更靠南一邊,特別是交州。
按理說這里的糧食收得應該更多才對,可是這里百姓過得并不太好,那只能說不是糧種的原因,就是管理階層的原因。
十天后,交州的事務全部安排完畢。
唐文遠完全按著宗南國原先朝廷定的糧稅制度延用到交州,益州,當然蜀中也是相同。
但不同的是,交州和益州,他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蜀州種植下一季的水稻安排妥當。
要先解決的便是各處要育苗的地方。
唐正峰因此也被蜀王府送來了交州。
與唐文遠一道,管理著交州的育苗,而唐文遠知道所胡程度后又到了益州陸續招待育苗事宜。
這么一來一去的,又晚了蜀中近半個月的時間,種苗才按計劃泡發好育好。
交州知府,馬成功帶著轄下的縣令們,跟著唐正峰忙碌了近半個月,看著秧苗在特制的筐里發了芽,才各自回了自己的縣里。
“這位小兄弟,本官跟著你看了這么些天,這附近的幾個農莊都育下了秧苗,這與咱們平時種的不甚相同,可是有什么說話”馬成功不敢問周敏之和唐文遠,卻是敢問唐正峰的。
唐正峰被人叫小兄弟有些不自在,畢竟四十的人了。
“大人,不必如此客氣,叫我唐正峰即可。”
我可不敢,你的后臺可是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