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哥,二堂弟三堂弟,可否進一步說話?”
說話的是唐正峰二弟唐正男和小花氏的二兒子,唐文林。
早就在杭州府到了二公子手里,杭州刺史熊大史帶著自己手下人拜見二公子里,幾個人就打過了照面,不過都心照不宣地沒有相識。
待大家都清楚雙方的身份后,唐家三兄弟也沒有去識這個二伯家的二兒子,堂兄弟。
但唐文斌知道,唐文林遲早得找上門,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想明白來找他們。
沒想到,這就來了。
“堂弟,時候不早了,如果有事,就直接在這里說吧。”唐文軍是個厚道人,雖說不喜歡二房的人,可是這個唐文林吧,是個例外,除了那次聽他們奶奶的話來搶他娘的東西外,倒是真沒有做過別的讓他反感的事情。
就是覺是這個堂弟太過于,太過于……
怎么說呢,感覺挺虛的。
唐文林也知道堂哥和堂弟對自己奶奶和自己娘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在他心里也屬實知道奶奶和娘做得有些過分。
唐寧:是有些嗎?那是億些吧!
“堂哥,我就是想問問,大伯和大伯娘,唐寧妹妹還好嗎?”唐文林自從知道唐文軍已經成為校尉后,就已經對大伯家另眼相看了。
他帶著二房一家從荊州逃到杭州,在那里一個城外的村子里定居下來,若不是奶奶手里有些銀子,他們全家會過得很慘。
他也因為一個意外,救了一個被拐的小姑娘,那人正是熊大史小妾生的女兒,庶女,但熊大史是個恩怨分明之人,自然會對他報恩。
于是送了不少的吃的用的和銀子,到這里就應該是還了恩。
哪知道唐文林只收下了吃的用的,那五百兩的現銀硬是沒拿,熊大林才對此人另眼相看了些。
后來又因為他上官府通報了在哪里遇到過多少土匪,不論是地點還是土匪的習性、人數都說得很具體,這導致刺史府派兵剿匪的時候非常的順利。
就直接問了誰來報的官,這才讓唐文林真正入了熊大史的眼,沒想到年紀輕輕的一個少年,看樣子就是讀過書的,還能有如此記憶力。
所以熊大史便給唐文林安排了一個小吏的活兒,活兒也不重,但好歹有了正經的營生。而且朝廷對自己的人還沒有盤剝得很厲害。
再加上又是刺史府的大人介紹的,唐文林混得很好。
因為一次軍隊糧草的供應,他給出了主意后。
今年剛十六歲的他,入了刺史府,成了熊大史府里最年輕的幕僚。
也因為熊大史的欣賞,他成了熊大史的未來的準女婿。
十六歲的他,為什么說是準,因為他救的熊大史的庶女剛好十三歲,要過兩年才及屏,自然要等啊。
可是這身份自然就不一樣了。
怎么說也是一家人了。
唐文林覺得自己運氣實在是好,不僅傍上了大腿,將來還會有如花美眷,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正是他樂得自在之時,熊大史帶著三皇子養的兵馬投了周敏之的營。
他真的像是覺得熊大史不怕死,三皇子現在已經登基,是明面上的皇帝,怎么熊大史能帶著兵投了那蜀南的蜀王爺?
可他既然是熊大史未來的女婿,那自然還得跟他穿一條褲子,但是在他多方的打探下,明白了為何熊大史要如此做。
三皇子登的基,名不正言不順,甚至傳國玉璽至今還下落不明,他怎么登上的皇位,大家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