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等三人下了萬仙山,走上了通往嵩山的大路。歸途中,張正郁悶的心情稍稍緩解“妡妹聰明伶俐,我向他說明事情的真相,她一定能看清海擎天的真面目,從此對他小心提防,甚至永遠拒絕他的糾纏。”偶爾和郭采瑩目光相接,她眼神中似有關懷親近之意,張正趕緊避開,心想“師妹本就對我有情,在那座綠柳環繞的山莊外,又鬼使神差的親了她一下,這件事本應盡早解釋清楚才好,可喬兄寸步不離,卻怎生開口”
第三天上,距嵩山已經不遠,三人在客店中投宿,準備明天一早上山。
在大堂里吃飯時,臨桌有幾個往來的客商,其中一人道“兩位哥哥,聽說了嗎鬼手門重出江湖了。”
另一人道“當然聽說了,嵩山派掌門親自去請,人家才回中原的,面子可大得很吶。”
先一人道“豈止是面子大,人家是有真功夫,要不然的話,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弟子,能做得了傳道仙尊”
中間有一人壓低了聲音道“各位,我卻聽一位江湖上的朋友說,這個傳道仙尊的的身世可不簡單,他的母親是華山派的寧女俠,他父親可就慘了,唉”
先前那人道“這個倒不曾聽說,怎么個慘法”
中間那人低聲道“入了奸邪傳,葬在遺臭坡了。”
先前那人“啊”了一聲,道“他犯了什么罪怎么落得如此結果”
中間那人道“二十多年前,鬼手門還在大漠受苦,他一個人私入中原,總之是做下不少壞事,別的不說,寧女俠生下傳道仙尊時,還是個黃花閨女呢”
“啪”的一聲大響,說話的幾人嚇了一跳,紛紛回頭,只見旁邊桌子上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手按劍柄,向他們怒目而視。
幾人見他年紀雖老,腰桿筆挺,還帶著兵刃,多半是哪一門,哪一派的前輩人物,急忙低頭往嘴里扒飯,不敢往下再說。
拍桌子的正是嶗山派的喬之華,張正和郭采瑩也都在座。
張正臉色鐵青,拿筷子的手微微顫抖,顯是憤怒到極點。郭采瑩向喬之華道“光拍桌子有什么用能把說混賬話的人嚇死嗎”
喬之華道“兄弟和瑩妹少待,我這就去教訓這幾個不知死活的家伙。說著,便要從座中站起。”
張正道“算了,哪有堵住別人的嘴,不讓人家說話的道理。”把筷子一放,說道“你們吃吧,我先回房。”
郭采瑩看著張正離去的背影,大聲道“那也不能讓他們舒舒服服的造謠生事,惡語傷人啊。”
喬之華道“瑩妹,兄弟說了,咱不能堵人家的嘴。”
郭采瑩怒道“誰讓你堵嘴了,你們嶗山派的拳掌功夫,哪一招,哪一式,是堵人家嘴的”
喬之華道“明白了,瑩妹,你瞧好吧。”站起來,一回頭,方才說話的幾人已經溜得一個不剩。
喬之華重新坐下,略帶歉疚的道“瑩妹,這次讓他們逃了,下次再撞到我手里,絕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