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見事態緊急,不再遲疑,躬身道“師父,她總是弟子帶過來的,請師父允許弟子帶她離去。”
楊敬軒已知這女子必是在嵩山見過的鳥人公主無疑,陰沉著臉道“你當初就不該帶她來,現在更不該帶她去。嵩山派是當今武林的領袖,自會秉公處置,你不要管了。”
當張正向師父求肯時,幾名大漠出身的鬼手門弟子拔劍在手,只等楊敬軒下令,便要上前廝殺,現在楊敬軒如此說,全都默默的還劍入鞘,站在了楊敬軒身后。
師父竟不許自己再管此事,白羽公主若真被嵩山派殺害,大鵬國必然報仇,雙方一打起來,雙翼枸杞不用栽了,三年之約也不用守了,更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不知過多少年才能恢復和平。但師父已經明確表態,自己怎好置之不理,再去幫著公主的和喬兄
白羽公主已和那名嵩山派弟子交上了手,她不愿顯露自己的武功家數,仗著輕功甚佳,步法靈活,對嵩山派武功又比較熟悉,在一片白茫茫的劍光中前后驅避,閃展騰挪,那名嵩山派弟子劍招雖急,一時半刻間倒也難以把傷于劍下。
那名嵩山派弟子在江湖上也算赫赫有名,見自己狂攻了三十四招,對方竟不還手,實是平生大辱,當下劍招更疾,猶如銀蛇亂舞,向白羽公主疾攻過去。
白羽公主輕功再好,也難以在密如蛛網的劍招中存身,看準一個敵劍轉折的空擋,貼在身前的長劍陡然刺出,乃是嵩山派玉女劍法中的一招“懶弄峨眉”。
那嵩山派弟子當然見同門的師姐妹們演練過此招,但白羽公主先前一直避讓,忽然一劍刺來,大出意料之外,等回過神來,敵劍已然及身,只得盡量向旁邊一閃,右臂上一痛,鮮血飛濺,長劍隨之脫手。他中劍受傷,又失了長劍,哪敢停留,身形向后急縱。
喬之華遠遠的看見,贊道“好師妹,你這招輕舟過海耍得比師父還好看哪。”
在那名嵩山弟子后躍的同時,與他一齊出場,在旁邊觀戰的師兄弟挺身而出。此人身材瘦高,腿長腳長,兩步跨到白羽公主身前,長劍橫揮,勢如席卷,劍上的內力十分驚人。
白羽公主已經出手,又見敵人內力強勁,似乎比方才的那人更加厲害,不再驅避躲閃,而是展開玉女劍法和對方招招搶攻。
但見她身法飄逸,姿勢閑雅,卻又每每取敵要害,確實是得過名師的傳授,正宗的嵩山派玉女劍法。
喬之華初時還連聲稱贊“好好啊這幾招海底撈月、泥牛入海、滄海橫流使得真是好啊,我這做師兄的倒被你比下去了。”到后來白羽公主的玉女劍法愈發清奇,和嶗山派的海天神劍毫不沾邊,喬之華已無法自圓其說,搜肚刮腸的道“嗯,這招應該是海晏河清,這一招嘛,嗯、這個叫做大海不對,叫做“八仙過海”,不、不,是一仙過海,哎呀,師妹的劍招不拘一格,推陳出新,實是我派百年難遇的人才,師父知道了,一定高興的了不得啊。”
高瘦漢子的功力較深,他和白羽公主斗了數十招,已知這女子的劍法雖精,內力卻是不不足,還不是自己的對手,心想少掌門命我等出戰,既要獲勝,還要勝得漂漂亮亮,當即右手長劍攻勢不減,左掌向白羽公主面上拍出一掌。
白羽公主眼見敵掌拍到,急忙舉掌相迎,但對方拍出的這記巨靈山掌,掌力如刀,籠罩的范圍極大,她雖擋住了對方的大半掌力,仍有許多內勁穿過指尖掌緣沖到臉上,只覺掌風凜冽,觸面生疼,臉上涂抹的易容藥粉簌簌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