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游目四觀,見方才和自己打了個照面的大鵬國侍郎已經下臺,出現在距高臺較遠的地方,心中一動:“方才我就看他有些古怪,現在他又匆匆快走,此人點燃鐵箱,破壞大會的概率極大。”剛想出聲叫住那人,卻聽身后呂忘年的聲音道:“藥公前輩,您這位弟子投過書后,在臺上逗留不去,想干什么來著?”
張正一愣,回過頭來,和呂忘年目光相接,見對方的臉上籠罩著一層陰郁之氣,不禁又驚又怒,暗想:“你眼瞎呀,放著點火的正主兒視而不見,怎么懷疑到我頭上來了?”
他心中惱歸惱,怒歸怒,人家畢竟是劍仙領袖,武林中頂尖的人物,不好當場發作,說道:“我等一等師妹,不可以嗎?”
呂忘年道:“為什么不到臺下去等?”
張正道:“就在臺上等了,又有何妨?”
呂忘年轉向藥公道:“藥公前輩,不是我與他為難,實在是……”
他說完“實在是”三個字后住口不往下說,但意思已十分明顯,那就是張正大有嫌疑,您老人家看著辦。
此時已有人打開鐵箱,將里面燃燒的誓書搶出來,拍滅火焰之后,開始清點誓書受損的情況。
大家都看出被燒毀的誓書數量不多,但出現這種事,關鍵不在多少誓書被毀,而是縱火人攪鬧大會的目的已經達到。對方能在藥公等人的面前做手腳,絕非泛泛之輩,而能不能將其擒獲,關系到藥公、國王,以及三大劍仙領袖的臉面。若在全力緝拿之下,縱火人仍然逃脫,那么藥公等人面上無光不說,就連合力抗擊小日本的正義事業也要被蒙上一層陰影了。
藥公心知呂忘年之所以懷疑張正,一是張正的行為確實使人生疑,二來恐怕也與張正當初大鬧神兵門,引出來神兵門一支的劍魔后為世人所知,雖趕上了天下武林大和解,他自己畢竟臉上無光有關。這件事處置得當還好,稍有差池,不僅大會難稱圓滿,還要為今后的共同抗戰埋下隱憂。
他心里面憂慮重重,臉上卻絲毫沒帶出來,說道:“正兒,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這幾個人老眼昏花,離的又遠,沒看清楚,你看清了沒有?”
張正道:“弟子也沒有看清,但弟子有把握把點火的人找出來。”
藥公心中一喜,說道:“好啊,你便找找看,真找出來了,給你記大功一件。”
郭采瑩就站在張正身邊,她仔細回想方才投誓書時的情景,感覺并無可疑之處。心里面正生呂忘年的氣,怪他不該沒來由的亂懷疑人,忽聽張正說能找到放火人,一喜之后,又有些不信,心想藥公他們都不知道是誰做的,你怎么知道了?萬一找捉錯了人,丟人不說,也冤枉了一個好人啊!想到此,低聲道:“師兄,你真看清是誰放火了?”
張正低聲道:“沒看清,但也差不多,應該不會錯的,你放心好了。”聲音轉高,說道:“藥公,弟子想邀幾個幫手,和弟子一起捉拿縱火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