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苑中,穿過一處園林,來至水衡都尉的官衙前,張正和郭采瑩立在大門前迎候。
喬之華快步上前,笑道:“兄弟,瑩妹,人犯關在哪里?一切安排妥當了沒有?用不用我幫忙啊?”
郭采瑩道:“跟你有關系嗎?藥公也派你過來看管犯人了?”
喬之華哈哈一笑,隨口道:“我不是藥公派來,是奉了父王之命,命我來給你們幫忙的。”
郭采瑩把右手往前一伸,說道:“拿來。”
喬之華道:“什么?”
郭采瑩道:“圣旨呢?沒有圣旨,符節也行,拿出來看看。”
喬之華只是信口一說,哪有圣旨、符節之類的憑據,撓了撓頭,說道:“瑩妹呀,咱們這關系,你還信不過我嗎?還真的要看那些東西?”
郭采瑩繃著臉道:“對,一定要看,上林獄是關押重要欽犯的地方,我們職責所在,不敢徇私。”
喬之華無奈,只得向張正求助道:“兄弟,我不是沒有憑據,是忘帶了,你看……要不今天先讓我進去,下次來的時候再帶來。”
張正笑道:“我看……”樣,無憑無據,編個理由就想混進來,我們上林獄還能看住犯人嗎?這又不是菜市場,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喬之華道:“瑩妹呀,那你說,怎么樣才能讓我進門啊!”
郭采瑩道:“方才不是說了嗎?你說你奉了國王的命令,拿憑據出來。”
喬之華道:“父王給了我一道口諭,沒下圣旨啊,瑩妹,通融一下,下不為例,還不行嗎?”
駙馬爺即將大駕光臨的消息傳來之后,水衡都尉連忙召集屬下,準備迎接。大家聚齊后來邀張正和郭采瑩,張正倒沒什么,郭采瑩聽說喬之華來,還要大老遠地跑到苑外迎接,心里很不樂意,連說了幾個不去,把水衡都尉趕了出去。張正說喬兄是大鵬國的駙馬,大駕光臨,接一下也是應該,再說了,咱們去駙馬府,喬兄和公主不也出來迎接了嗎?郭采瑩聽他如此說,這才答應出迎。
上林苑的規模很大,從苑門到官衙有很長一段距離。郭采瑩和張正在水衡都尉的官衙前站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喬之華的蹤影。等喬之華等一行人來到,郭采瑩已經等得不耐煩,這才向喬之華要圣旨,要符節,不讓他進門。
此時聽喬之華說奉的是口諭,臉色更是一變,說道:“你方才說忘帶了,現在又說是口諭,究竟怎么回事?你想好了再說行不行?”
喬之華道:“瑩妹,咱們這交情,你還不了解我嗎?圣旨是沒有,可我來給你們幫忙的心是真的。你想想,以前你和兄弟遇到危難,只要我在場,哪一次不是拔劍相助,跟敵人血戰到底的?”
張正道:“不錯,喬兄仁義過人,義氣為先,屢次舍命相助,我和師妹永世也不敢不忘。”
喬之華笑道:“雖然差不多,但也沒那么嚴重,忘記一些沒關系,只要讓我進門就行了。”
話說到此處,郭采瑩已不好明著阻止喬之華進入官衙,但心里的氣還沒消,仍要變著法地阻撓,說道:“若真是喬兄到了,或許也能通融,可是你……”
喬之華瞪大了眼,說道:“怎么,你懷疑我不是你們的喬兄,那我是誰?這個玩笑開得有些大了吧!”
郭采瑩道:“一點兒都不大,同心大會上的刺客精于易容之術,在高臺之上,南宮玉盟主還領教過人皮面具的厲害,險些被假臉打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