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戶外用的熱成像儀,在日后,是民用產品。
嚴格說來,都是夜視器材,可是紅外探照燈(搭配紅外攝像機)、微光夜視儀、熱成像儀是不同的。
紅外探照燈,是主動發射紅外線,然后紅外相機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線,成像達到夜視的效果。把它看成是一個普通探照燈就行,只是發射的是紅外線。
優點嘛,技術難度低,40~50年代都能搞。缺點嘛,能耗大,距離近,對比度差,還有用在軍事上不能忍受的點就是,在別人的夜視器材里,自己就跟個大燈泡似的,滿世界的高喊“我在這兒,快來打我。”第一代之后,在軍事上的應用很快就淘汰了。
微光夜視儀,其實是把非常微弱的可見光,通過增強放大,來達到夜視的效果。后來又發展了很多種技術分支,總的來說有其優勢,所以一直都在發展應用中,不過早期強光燒毀,后期白天變瞎是它的一個頑疾。
熱成像儀,是直接利用熱信號成像,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紅外相機的增強版,但是它是不主動發射信號的,被動接收熱信號,直接成像。綜合來說具有最好的探測性能,尤其是熱信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在發熱,只要和背景溫度不同,就能被發現,而且,它能穿透煙霧。缺點嘛,貴的東西一般來說只有一個缺點:貴。
于是研究人員又抖了個機靈,我讓這個線狀的紅外探測器陣列,動起來,在成像范圍內一行一行的成像,再把圖像拼起來不就行了?
這東西本來是到了70年代后才出現的。
為了談對象,做了djs-59,不對,這個事情沒準是反過來的。
而這兩種方法都有限制,吹氧脫碳的升溫范圍受限,而且碳是脫了,但是其他成份也氧化了,比如鉻。
三軋廠研發新工藝,京鋼廠協助并推廣,完美。
提出來的東西,個頭比商店里看到的大不少,而且樣子也不同,對此,高振東有心理準備。
照例是有一套材料附送的,高振東把這個還不知道是不是熱像儀的東西收起來,拿起材料,仔細研讀。
什么叫兄弟單位一盤棋,什么叫社會協作的優越性,這不就是了嘛。
這兩個“意思”明顯是不同的意思。
自己就只專注于材料的試制,卻沒想到技術的推廣問題。
在等待過程中,范副廠長趕回辦公室,向京城鋼鐵廠譚廠長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就是出鋼、鎮靜、鑄錠,每一步的要求,高振東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這種方法,是1968年在花旗國投產的。
高振東笑著點頭:“那就麻煩譚廠長了,我這里還真抽不開身。”
簡單說就是,按照59年這個技術基礎來說,別說高分辨率了,就是128128的紅外成像單元都是不可能做到的,這涉及到一整套相關技術。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眼看脫碳第二步的目標也達到了,情況依然不錯,譚廠長連忙回去張羅和第三軋鋼廠報項目的事情了。
聽見高振東沒有猶豫,麻溜的一口就應承下來這個事情,譚廠長暗贊高振東風格高:“哈哈,振東主任爽快,風格高。那這個便宜,我們可就占了。我回頭馬上和楊廠長聯系,我們兩邊一起把這個od工藝研發的項目報上去。”
能提取出來,看起來物鏡目鏡都有,這就讓高振東驚喜了,沒有給他變成一個紅外探照燈+紅外攝像機,這就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