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一愣,你吃雞蛋就得了唄,還要看下蛋的雞?
不過這也是正常反應,對于解決了向總工藝研究上一個大麻煩的人,他想當面致謝也是正常。
再說了,帶他過去看看試制現場,也能讓他更安心,同時看到我們十七機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宣傳自己系統嘛,不寒磣。
陳總笑笑:“向總,牽頭試制材料的人,是我們廠技術處研究室的高主任,以及他帶領的我們廠和京鋼廠的聯合試制組。他們現在不在軋鋼廠,我們這里是軋板的,試制煉鋼,在京鋼廠的一個專門的車間,你要不要過去看看?”
向總連連點頭:“要去,要去。”
陳總帶著第四爐鋼回三軋廠軋板去了,而其他人當天一直等到深夜,第三爐板材的性能檢驗結果全部出爐。
搭乘三軋廠送樣的車,一群致力于解決農業肥料問題的先驅者,就這么坐在解放卡車的后斗子地板上,搖搖晃晃,顛簸前行。
高振東才知道,這是研究尿素工業化生產工藝的人。
在他們的印象里,做出這么重大成果的科研帶頭人,至少應該是一位三十五歲以上的人,至于頭發是否花白,是否戴著眼鏡,是否儒雅隨和,那就是各人想象空間中的事情了。
“十噸!如果都滿足要求的話,那足夠我們研究中的工藝試驗工程用了。”
國產尿素鋼,徹底成功!
來到京城鋼鐵廠,一行人來到nf材料試制車間。
不過等待倒是不枯燥,一邊和尿素鋼試制組的人溝通技術問題,一邊看著高振東一心二用瘋狂輸出,有心人還仔細的聽了關于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時間過得很快。
他興奮的問高振東:“高主任,這幾爐鋼,一共能出多少合格板材?”
解放卡車核載5噸,這批尿素鋼如果不出意外,那是10噸,兩輛正好,卡車駕駛樓里除了司機,還能坐兩個人,正好能把來京城的四個人都裝回去。
結合第四爐鋼精煉后的檢驗數據,甚至可以提前說上這么一句話。
向總聽見三軋廠的生產人員的匯報,本來就已經大喜過望,第三爐的成材率還是保持高位,那說明這個工藝是基本穩定的,這回是既不怕沒有,又不怕太貴了。
陳總打破了這個應該高興卻有些凝重的場面:“振東,第三爐軋板的樣品我們已經帶過來了,安排項目組的同志檢驗吧。”
應化部領導也說過,需要什么支持,直接向他匯報,這回,向總就是找他匯報來了。
這不巧了么,陳總對著向總哈哈一笑:“正好,試制的第三爐nf鋼,軋板也完成了,正好要送到京鋼廠去檢驗。向總,走,一起去看看?”
第二天早上,在頭天晚上一直堅持等著檢驗結果到半夜的向總,只是小憩了一會,就帶上一個人,直奔他的娘家——應化部。
而眼前這位年輕人,其年紀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那位帶頭人不過20多歲年紀,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這就是nf材料的帶頭人。
這個時候,軋鋼廠的生產人員過來向陳總匯報:“陳總,nf材料的第三爐中板已經軋制完成了,成材率仍然在80%多,取樣也取好了,是不是馬上送過去?”
那個年代的技術人員,有屬于自己的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