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單晶爐的研究穩步進行的時候,高振東卻接到了防工委的通知,到防工委開會來了。
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就是關于高振東曾經向防工委領導提出的,步兵戰車的論證。
在那次提出這個概念之后,防工委的領導要高振東寫了一份關于步兵戰車的設想,然后拿著這份設想,進行了初步的調研和溝通之后,由防工委形成了關于步兵戰車的論證前期材料。
這一次,就是對步兵戰車的初步論證,看看是不是要搞下去。
防工委的人在會議上匯報了關于步兵戰車的全套想法之后,與會人員對于這個東西很感興趣,尤其是使用方的人。
原因不用說都知道,更大更強更粗的管子,更厚的裝甲,永遠都是他們的追求。
不過討論還是要討論的,這個事情,不是使用方一方就能決定的。
“這個東西好是好,可是價格比裝甲運輸車貴,為什么不再加點錢,直接全坦克作戰?”
防工委的領導笑道:“這個問題,請高振東同志回答一下?”
“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反坦克導彈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高振東邊說,一邊想起了日后滿世界都是,甚至多到各種地方武裝游擊隊能人手一只的游擊三大神器之一:rpg。
“火箭筒相比無后坐力炮,更加靈活、簡單、使用門檻低,成本低廉,雖然有著口徑受限威力不大、精確度不高的問題,可是便宜就是硬道理,再加上在火箭筒上,往往采用超口徑彈藥,這就使得火箭筒對坦克的威脅實際上很大。”
別的不說,花旗國后來吹上天的11和2型號,一樣有被一發rpg打到側甲就飛頭的。
“步兵反坦克火力?火箭筒、無后坐力炮對于坦克的威脅,現在還比較有限吧?”
“如果沒有靈活的反步兵火力的掩護,相對笨重、戰場上主要把精力集中于敵方裝甲力量的本方坦克,即使有厚重的裝甲和火力,其生存力都是堪憂的。”
高振東繼續補充道:“而且雖然這些步兵反坦克火力的威力受限于其體積和重量,對坦克的正面威脅不大,但是坦克的側方和后方,還是在其威脅范圍內的。”
“你說得沒錯,無后坐力炮這類武器,對于固定工事的威脅更大,但是火箭筒有點不一樣。”
這個倒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這個時候,國內還沒有這個東西。第一代反坦克導彈j-201是在兩年后才上馬研制的,然后由于性能問題,實際上并沒有形成戰斗力。
“高主任說得有道理,步坦協同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相互掩護,只有坦克或者只有步兵,實際作戰效能都很差。”
超口徑彈藥,就是彈藥口徑超過發射器口徑,就好像rpg-7的名稱是40火箭發射器,可是那個菱形的火箭彈看著怎么都不像40一樣。
常見的超口徑彈藥除了火箭彈之外,還有迫擊炮和槍榴彈。
高振東點頭,然后說了一個大家都沒太想到的,真正的威脅。
比如非常喜愛玉米的某任老毛子領導,就整出過導彈坦克這種爛活兒,最后鳥用沒有。
不過火箭筒的誕生,比rpg-7這個具體型號的誕生要更早,這個倒是很明確的。
因為40的,是后面的那個發射管,那個火箭彈可遠遠不止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