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技術基礎雖然比國內強,其實相比那時的敵手還是弱的,所以就能看見他們早期噴氣式戰斗機也就100飛行小時大修壽命這種事情。
想到這里,高振東干脆把話說明白一點:“我過來這里后,學到了不少裝備的研制現狀和裝備情況,我感覺,北邊那邊的優點,是系統整合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一些小細節方面或者說裝備研發思路方面,我們還是要大膽突破他們的條條框框的。”
關總和劉文武兩人聞言,連連點頭。
點了幾下反應過來覺得不對勁,尤其是劉文武,你是隨便就能大膽突破,我這里費老鼻子勁了,最多能做到一半:大膽。突破?依葫蘆畫瓢還不見得能搞好呢。
不行不行,高總這話,執行不來,學他者生,似他者死啊。
——
高振東在草原拖拉機廠的日子還是很充實的,這邊他和何總的雙穩的報告還沒打上去,羅總倒是先組織起來,準備請他開會了。
會議的議題就一個,不管上面什么時候開始做下一代坦克的論證,但是草原拖拉機廠可以先自己做一個內部論證,形成對下一代坦克的思考和初步建議。
這一樣一來,防工委那邊真展開下一代坦克論證工作的時候,也能有一套初步的方案供大家討論,空對空的想,很多事情考慮不周全,有個基礎,哪怕再爛,也能讓參與討論的人有對比的目標和對象,會議開起來更具體一些。
日后搞軟件的哪怕再爛,也要先提一個方案出來給甲方看,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了,除了潛意識里引導甲方,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傾斜之外,這也算是為了順利推動工作的必要階段。
雖然雙穩還沒定方案,不過這個子系統并不影響坦克總體方案的確定,只需要一句話就概括了“新坦克采用火炮雙向穩定系統”,至于到底用哪一種,到時候再說,總體方案并不一定需要那么細。
其實這里面沒定的系統多了去了,預研和論證,并不是基于全部都是已經實現的技術的,實際上在規劃論證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子系統還沒誕生是常態。
這和“新裝備中,新技術的應用不宜超過30%”有點區別,新技術不等于新系統,一些新的子系統,其技術其實是老技術。
所有的子系統負責人以上級別的人齊聚一堂,這個子系統負責人,大概就是劉文武那個層面,而級別和行政級別與職稱無關,指的是在這個項目里的位置。
哪怕你就是個技術員,只要是某個子系統的負責人,那這個會你就應該來參加,不來還不行。
其實這里面,最典型的那個,就是副總師——高振東。
看看人都到齊了,羅總也就說起了開場白,都是內部的人,用于介紹和客套的流程比較少。
“今天把大家都請來,其實就是為了一個事情,下一代坦克,要搞成什么樣子,我們要先拿出一個東西來,正巧,我們的副總師,高振東同志,為了炮總那邊的事情,也特意從京城趕了過來。趕早不如趕巧嘛,趁這個我們全員都在的機會,干脆,我們把這個事情定一下。”
說完,他拿出已經寫好的一個初步方案,在會上給大家介紹。
初步方案的內容,著重在指標和要求,以及基本的技術路線上,并未深入到技術細節,所以介紹得還比較快。
這個深度,如果不好理解,可以類比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階段,不涉及任何技術細節,只說這個事情,我準備做到什么程度,大概用什么方法,以及花費和工期大概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