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這個時候,也把記憶里面的東西基本上想清楚,組織好了,沒辦法,記憶太過龐雜,已經類似超憶癥了,又不像電腦,有索引。
見大家對他這個說法都有點詫異,高振東道:“不上,是現在不上。不是完全不上,是指要保留上導彈的可能性。”
但是在這里,大家沒有注意到高振東說的是“上導彈”而不是“上反坦克導彈”。
知道高振東這么說,必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大家等著他繼續發言。
“現階段來說,反坦克導彈的作戰效能,在其射程范圍內并不比坦克炮好,甚至由于導彈飛得比炮彈要慢,其戰場適應性甚至要比坦克炮低。對于坦克來說,既然已經有了那門炮,導彈就沒什么必要了。”
其他人對于導彈的細節并不清楚,不過對于導彈飛得沒有炮彈快這一點還是明確的,尤其是新搞的翼穩脫殼穿甲彈。
“嗯,有道理,坦克炮可以打一炮就跑,可反坦克導彈還得盯著看。”
“反坦克導彈飛兩三千米可能要十多幾十秒,這期間坦克完全干不了其他事情,甚至連撤退都沒辦法。”
“對啊,而且導彈發射無疑已經暴露了目標,在這段時間內,坦克就基本上成了靶子。”
這個時候的反坦克導彈,是沒有“發射后不管”的能力的,這意味著一旦導彈發射,坦克就得盯著目標看,一直到命中為止。
高振東補充道:“反坦克導彈的備彈量,也完全不能和炮彈相比,相對來說,我對于現階段的反坦克導彈的看法,還是更傾向于作為步兵以及其他輕型裝甲車輛、甚至無裝甲車輛的反坦克手段來使用,不建議作為坦克的反坦克武器。”
高振東這席話,無疑為反導派提供了依據,其中一些東西,比如備彈量這些,本來就是他們已經發現的問題。
不過說到這里,高振東話鋒一轉:“不過,導彈畢竟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先進武器,在我看來,坦克帶導彈,并不是為了在主要交戰距離上對敵方坦克使用的。”
這話把大家都說得有點莫名其妙,不打坦克,那用來打什么?
高振東笑道:“導彈成熟后,可以用來補充坦克主要交戰距離外的火力,比如3千米至千米這段距離,這樣一來,我們的坦克就有了一種先敵開火的手段,這對于作戰來說是很有用的,同時,也可以作為支援步兵攻堅的一種補充手段。”
高振東沒說的話是,等到武裝直升機出來,就算坦克頭頂那挺1.7,在裝甲厚重的武裝直升機面前也只是一條小水管,這個時候就到了爭奪“一樹之高”的時候了,有了導彈,至少不會讓坦克完全被動。
有人問道:“高總師,那這么全能的導彈在哪兒呢?”
高振東笑道:“不是說了嘛,還沒成熟。所以才要留下未來裝導彈的可能性啊。”
羅總沉吟了一下:“高總,為了未來的可能性,現在就在坦克上面搞出一些冗余設計,甚至為此要做出妥協,是不是代價有點大了。”
這個話,讓很多人也紛紛點頭,畢竟現在底子可不寬裕,能省則省。
高振東笑著搖搖頭:“不用專門搞什么冗余設計,我說的留下可能性,更多是思想上的,也就是我們要留下這根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記得補上去而已。”
這話一說,羅總就覺得合理了,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嘛。
還沒等他開口贊同,高振東卻又話鋒一轉:“至于下一代坦克,不用專門給導彈留什么接口和余地,本來就有的。”
羅總他們被高振東這山路十八彎轉得暈頭轉向,高總,沒完了是吧?又轉過來了。
何總笑道:“高總,別繞了別繞了,我都暈了,你直說吧。”
不繞一繞,你們印象不夠深刻嘛。
高振東一邊想,一邊說道:“坦克炮啊,滑膛炮,天生和導彈的定向管是類似的,用減裝藥把導彈打出去,導彈發動機再點火就行,哈哈哈。按照何總你現在10毫米的炮口徑,這個口徑的導彈能做不少事情了。”
日后,不論是老毛子的還是咱們自己的坦克和步兵戰車上,都有這東西,步兵戰車上那個也就是100毫米的口徑。
羅總何總他們一聽,誒,這真是個好辦法啊,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