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防護這里,就一馬平川了,沒什么好說的,用關總的話來說:“我這里就好辦了,高總師基本上把事情都干完了,我就是調優,但是基本的東西不會變了。”
車體采用9裝甲鋼作為基甲,外掛復合裝甲塊作為主裝甲,爆反暫時不上,等到明確威脅增大后,再考慮加掛爆反。
炮塔采用9裝甲鋼焊接,外掛復合裝甲塊作為主裝甲,爆反同上。
至于93鑄造裝甲鋼,就用在dl上面了,新坦克不用了。
軟防護方面,裝備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熱煙霧發生器、煙幕彈發射器。
并裝備集體三防系統,這個是唯一高振東沒有幫忙的地方,但是這也是日后長期沒解決的問題。
這樣看來,我還挺重要?高振東想道。
對于這套方案,高振東只提了一個建議:炮塔頂甲上,要預留加裝爆反裝甲的螺栓接口。
這個建議大家都有點奇怪,那地方一般來說根本打不著啊。
高振東笑道:“正因為一般根本打不著,所以大家的天靈蓋上都是沒做防護的,隨著技術的發展,沒準什么時候就有敵人看上這處弱點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一開始就考慮的話,防護面積和防護部位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優化,這可比出了危脅臨時加裝要強多了。”
關總一聽,連連點頭:“這個問題還真有可能發生,那么明顯的弱點大家不可能看不到,這和后方不同,我們在突擊的時候,后方相對是難打一點的,但是頂甲沒準就有辦法。”
羅總笑道:“還是高總師看得長遠,這個反正不費事,留下,留下。”
車體這塊,高振東就沒有多說了,這一塊他的經驗不太足,對于車體要多重多寬多高多長,單位壓力多大,還得是實際搞這個東西的人才明白,最后定下來的指標和后來的二代坦克大差不差。
車體總體布局還是4人車組,草原拖拉機廠比后來的使用方要保守一些,使用方是正兒八經把自動裝彈機給提出來并納入規劃的。然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沒搞成。
發動機后置也是沒有疑問的,就沒有哪個正兒八經的裝甲大國是把主戰坦克的發動機放在前面的,實際上對于防護并沒有什么暖用。
當然,也不是沒有,有些菜雞互啄的地方,就不講究這個邏輯了,實際上發動機前置,多半是搞不定防護的權宜之計。
體型、火力、防護都定了,剩下就是機動。
機動指標是現成的,比如最大速度、越野速度、最大行程這些,基本上比上一代略有增加就行,草原拖拉機廠并沒有太激進。
傳動、懸掛和行走方面,草原鋼鐵廠還是激進了一把的,三液!行星變速箱!都上!
其實也不能叫激進,畢竟三液這東西吧,看起來是不難的,液壓設備這東西,難的不是原理,同樣,行星變速箱也就是一堆齒輪嘛。
對此高振東沒有意見,反正要是真搞不出來,換回扭桿懸掛加液力減震也挺快的,這兩個東西是現成的,替代行星變速箱的離合器變速箱技術也基本成熟。
再說了,有自己這只小蝴蝶,沒準以前搞不出來的東西就搞出來了呢。
到了發動機,就有那么一點問題了。
新坦克指標上去了,重量肯定也是要上去的,重量上去了,發動機功率就得上去,但是現在的技術能力吧,發動機功率上去了,發動機的體積和重量就得上去,總之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加了還不一定能做出來。
雖然這是規劃和預研,有時間去做新發動機的研究,可是發動機那邊的人還是覺得沒多大把握。
這很正常,別說現在了,就是幾十年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發動機這東西,是困擾基本全國各行各業的頑癥,不止軍用,民用也是,不止陸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水里游的,都是。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