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高振東回到了第三軋鋼廠,繼續他的那些工作,操作系統這邊正在寫文件系統,單晶爐的控制系統也還有一些工作。
幾樣工作換著做,倒也不枯燥。
下午的時候,高振東電話響了,他順手接起了電話。
電話里是十七機部鄭秘書的聲音“高主任,有個情況需要麻煩你一下,有一位相關廠所的同志,想咨詢你一個材料方面的問題,大約半小時后,他會打電話給伱。”
高振東應承了下來。
作為十七機部系統內雖然傳播范圍并不廣,但圈子里卻都知道他是最為頂級的材料方面的專家之一,因而高振東偶爾也會接到相關單位的咨詢請求。
只是這種電話,一般都是要十七機部那邊親自先打招呼。
一來,高振東這里肯定不可能誰的問題都回答,否則那可就亂了套了,二來,不先打電話預約的話,按照這個年代的通信狀況,恐怕是急切之間很難找到人。
過了半個小時,電話響了,高振東再次接起了電話。
“高主任好,剛才十七機部的同志應該已經把情況給您溝通過了吧?”
“同志,你好你好,是的是的。”對方沒有自報姓名,好在這個年代,一聲“同志”可以稱呼一切,完全不尷尬。
也許是考慮到隨時可能被拔線,電話對面的同志沒有多耽擱,單刀直入的提出了問題“是這樣,高主任,我們在做試驗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我們需要16粗的鋼纜,但是不巧沒有這個規格的,所以就用了兩根8的復合在一起代替。”
嗯?高振東突然不知道該怎么說了,你這不純純的等著拉斷?某奸商干的12寸的餅沒有了,給兩個6寸的代替的即視感。
果然,對方下一句話證實了他的猜想“可是試驗過程中,試驗對象還沒出問題,這根復合纜就斷了,對我們的試驗造成很大影響。高主任您是這方面的專家,請您給我們分析分析,這種情況的成因是什么。”
高振東忍住笑,這可不能笑出來,太不尊重同志了。
“同志,是這樣,我建議你們還是用16鋼纜,如果實在是找不到16鋼纜的話,建議是用至少5根8鋼纜替代。”
“啊?5根?要這么多?這個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啊。”
想了一會兒,高振東只好換了一種不是那么太刺激人的說法“是這樣的同志,本來鋼纜的替代,就不是簡單用總面積相等的小鋼纜組合就可以替代的,至于總直徑相等,就更不合適了。所以我才建議你們最好還是找16鋼纜。”
對方聽了之后,沉默了許久,爆出一句話來“我就是個鵝暖!”
前面幾個字是普通話,最后兩個字應該是急了,方言都爆出來了。
可能是怕高振東誤會,對方急忙跟著解釋“不是罵你啊高主任,我是在罵自己蠢呢。”
高振東呵呵一笑,見對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和對方說了幾句道了別,掛斷了電話。
電話一掛,高振東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個小插曲真是太有意思了。
(本章完)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