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方代表也陷入了沉思,我們在火力大大加強,彈藥基本充足,向著摩托化機械化邁進以后,“步槍作戰功能”這個事情是不是要放在這么優先的方向去考慮?
這個事情在這里決定不了,但是并不妨礙他們仔細的深入思考一番。
其實持和高振東同樣想法的人,并不是沒有,不過高振東在這個事情上所處的位置,相對超然一點,加上一開始就堵住了“使用方要求”的口子,所以他表達得更明確一些。
見大家都在想他說的話,高振東笑了一下:“這也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防工委的領導看向他:“振東同志,那你設想中的步槍,全貌是什么樣子?”
領導不說是,也不說不是,你先說你自己的想法,讓大家參考參考。
高振東想了一下,道:“是這樣,總的來說,除了剛才說的作戰距離問題400米之外,這支槍長度要再短一些,可以控制在現有的沖鋒槍和半自動步槍長度之間,800毫米左右,這樣可以盡量得到比較長的槍管,也有條件把瞄準基線做長一些,這些對于提升彈道性能和精度都是有好處的。但是,攜行長度可以進一步縮短。”
有位設計人員問道:“高主任,你的意思是折疊槍托?可是我們折疊槍托的沖鋒槍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他說的就是我們仿制的ak-47的折疊槍托版,那槍的確是有這個問題。
高振東笑道:“對,我知道,我在廠里訓練民兵的時候用過,主要是那個折疊機構用久了,轉軸那兒會有一個松動的自由活動余量,加上槍托展開后與槍身軸線有一定角度,本來那把槍上跳就厲害,這一來就更打不準了。”
大家聽見這句話,知道他雖然離開戰場很久了,但是是真用過那把槍。
高振東就把后來的解決方案說出來了:“其實我們可以用直槍托,向右前方橫向折疊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卡得很緊,抓握也方便,對于拼刺也是有利的。”
說完,高振東還走到會議室黑板邊上,順手用粉筆把他的想法畫了出來:“像這樣,位置安排得好的話,基本上槍托可以和槍管在一條軸線上,有利于提高精度,而且折疊的時候也同樣可以射擊,這對于裝甲車內作戰是有好處的。”
在高振東看來,這把槍只要折疊托版本就好,直托版本意義不大。
設計人員不論是否采納高振東的意見,但是還是先記錄下他的想法,在大家看來,高振東這個想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高振東繼續說道:“至于火力方面,射速與現有沖鋒槍保持基本一致或者略高一點即可,彈容量還是以30發為宜,0發有點少了。”
有人問道:“高主任,這會不會浪費子彈?”
高振東看著他:“我們在戰場上只怕彈匣里沒有子彈,浪費子彈與否,與彈容量關系不大。”
這話說得大家都有點沉默,這是一位上過戰場的一線指戰員的切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