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廠長馬上就又坐下了,高振東的建議,那是一定要聽聽的。
“振東處長又有什么好的想法了,你說。”
高振東笑道“前不久我去拜訪我的老師,聽他說起教育系統的一個事情。京城電大,馬上就要成立了。”高振東隨便找了一個借口。
“京城電大?”李副廠長不太清楚這個。
電大,就是廣播電視大學。
雖然在高振東前世,電大的文憑已經不是太管用了,不過在這個時候,也是過硬的文憑。
京城電大于1960年3月初正式開課,剛開始時本科設置了數學、物理、化學三個系,采用以函授為主,電教為輔的教學手段。
在那個繼續人才的年代里,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上電大課的,不乏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
在政策變化前的六年間,共教授出畢業生六千多名,單科結業生三萬多名。
還真別以為他們的文憑水,實際上,第一批本科畢業生學習了4年半才畢業,第一批畢業生僅有區區200多人,可以想象還是比較嚴格的。
這個形式當時大受群眾歡迎,到62年的時候,再想上已經需要考試了。
高振東想的,就是廠里組織積極分子,上這個電大課。
要知道,京城電大的第一批學生,都不是全脫產上學,而是業余學習,每周學習八個小時,其中自習四個小時,電視函授四個小時。
對于有心進步的人來說,這個時間是無論如何都可以擠得出來的,對于個人來說,困難的反而是電視。
這東西這年頭,一般人可沒有,可是廠里有啊,廠里組織這個事情,務實務虛的角度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職工進步了,廠里也有了工作成績。
而且第一批學員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學生是由單位組織的,這樣一來,門檻就低了很多。
高振東把京城電大的情況向李副廠長介紹了一下,笑道“其實我們廠里也有很多同志,腦瓜子沒問題,學東西也很快,可是文憑這個東西就很拖他們的后腿,限制了他們走上更加重要的工作崗位。”
看了一眼旁邊李副廠長的侄兒,高振東繼續說。
“電大這個事情,既不用脫產,又能提升能力和學歷,對于很多年輕同志來說,是一條很好的路子啊。對于廠里來說,既關心了同志們的進步,又獲得了技術人才,也是兩全其美。”
李副廠長聽完,面露喜色,高振東這個建議還真是挺好的,放在哪個方面來說,都是值得一做的事情。
他抬頭再看看旁邊還沒太懂的侄子,伸手拍了侄子腦袋一巴掌“還不快謝謝老師?你這個笨東西,老師這是在給你指路呢!”
小李同志這才恍然大悟,高振東說的這條路,不正適合他嘛,就算他叔叔是副廠長,也拿他高中學歷這個硬傷沒辦法。
他連忙站起來,深深的鞠了一躬“謝謝老師!”
還別說,這個小伙子除了年輕點兒,做人做事兒,其實還真挺靠譜的。
高振東笑道“也不是只為你,對于和你差不多的同志來說,這個事情都很有意義。而且對于部分時間有限,等不了好幾年的同志來說,電大還有一個好處。”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