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口的人沉吟了一下“計算機不是很貴嘛,一般人能用得上?”
高振東道“價格會降下來的,相信我。雖然一般人還是會暫時用不了,但是我們擔心的不是一般人啊。”
十二機部領導和防工委的領導對視一眼,防工委領導開口道“高振東同志是dj-59計算機的唯一研制人員,他在計算機方面的判斷,意見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郵通委、教育口、宣傳口的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dj-59他們系統里是都有了,但是傳說中的研究人員,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沒想到是這么年輕的一個小伙子,而且并沒有躺在dj-59的功勞簿上吃老本,而是這么快就又拿出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先進技術。
可別小看調制解調器,在這個時候,放在國內,那就妥妥的是先進技術。
有了防工委領導的背書,高振東對于計算機的發展趨勢的說法就不由得他們不重視了。
話不用說得太明白,也不能說得太明白,反正大家都重視上這個問題了。
不過教育口的還是看著眼熱“能不能在各大高校部署一點,既方便高校間的學術交流,又能引導和提供條件,讓這個專業的學生們在專業上走得更快、更遠。”
郵通委的也贊同“不止高校,還有科研機構也是,這東西的便利性的確沒得說。我都準備在幾個重要的城市之間布置上這么幾套東西,至少能保證這些城市之間通信手段更加多樣,更加便捷。哪怕是花一點錢也是值得的,dj-59嘛,少量的還是部署得起。”
宣傳口的就更是有感覺了“有了這東西,我們各地的新聞稿也不用發得那么辛苦了,而且速度快得多。”
大家對這個東西的好處還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哪怕保守一點,也想先用起來。
討論過程中,防工委領導問高振東“高主任,這個通信方式的保密性怎么樣?”
高振東搖搖頭“由于運算能力的原因,暫時是采用非加密明文傳輸,特別是雙方的握手認證階段的明文傳輸問題比較大,這比較麻煩一點。不過這倒不是大問題,我們可以增加相關的加密手段,無非就是速度慢一些。”
數據正文是明文還是密文其實根本無所謂,因為對于程序來說,它傳送的就是數據而已。
要安全的話,可以用加密程序先對內容進行加密,然后再傳輸。
麻煩的是握手認證階段的明文傳輸,這導致系統容易被抓包抓到用戶名、密碼等關鍵信息,而且欺騙類的攻擊更加容易。
偏偏握手認證階段的加密,比起數據正文加密是要麻煩一些的。
不過這個問題也不是太大,高振東是有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的。
防工委領導聞言,放下了心。
郵通委的人對此倒是不擔心,只要不是機要那部分,只是民用的部分的話,在他看來,電報怎么保證基本的安全性,這東西怎么搞就完了。
其實還真差不多,管理手段加上技術手段就可以嘛。
這就有點類似以前搞安防的人,經常開玩笑說的一句話“絕大部分安全技防手段都不如在那兒拴條狗,如果還能配個人,那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