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閃耀,勇攀高峰——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光的受激輻射放大》。
聽取匯報的首長聽見這個結論,很是高興:“好!好!干得好!他們外國人,說我們是落后滴,愚昧滴,就好像我們永遠搞不了高技術,現在,這位高振東同志滴成果,給了他們一記響亮滴耳光。”
科工部領導有些汗顏:“蛋白質的合成難度很大,涉及面太廣,原材料基本全靠進口,現在有一些進展了,不過還需要時間。”
科工部領導連連點頭稱是:“您說得對,我們后面會注意兩手都抓,爭取全面開花。”
大概是知道科工部的顧慮,又說了一句:“不要有顧慮,哪怕人家跟著我們學會了做激光器也沒關系,大度一點,讓每個使用激光的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我們。”
十七機部領導笑道:“我們有點兒不務正業了,呵呵。”
首長笑道:“說到這個事情,你們的601項目怎么樣了?”
國科院也在同一天出版了一本新期刊的創刊號,期刊的名字就兩個字。
首長又轉向十七機部:“沒想到,這個世界第一,屬于高能物理滴成果,卻是從你們系統里誕生的,這證明了一件事情,我們滴勞動群眾,我們滴工人同志,是能創造一切奇跡,能做到所有事情滴。”
相當一段時間之內,凡是搞激光這個研究的人,都得引用這本《激光》創刊號的文章,反正這本創刊號就像一屋子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總有一個你跑不掉的,首當其沖的,就是高振東那篇文章。
第二天早上,日報頭版頭條。
“愿你如它一般純凈,如它一般熱情,如它一般矢志不移。”
在這種情況下,消息傳輸和文件傳輸放在現有循環值守環境里面的就已經足夠使用了,不用急著搞一個半成品的操作系統出來應急。
然后又意猶未盡的道:“事實證明,我們只要有了好滴環境,有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是能夠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滴。”
這些文章基本上是把當前能想到的激光器的各個方向都研究了個遍,也就是說,一段時間之內,各個方向的坑,都被我們的科學家先占了。
好在一開始寫操作系統的時候,高振東就是按照多任務多用戶操作系統規劃,然后再利用大量的空操作和空函數來簡化成單道批處理系統的。
而且所有后來的研究者在激光本身上面,已經失去了獲得諾獎的可能性:創新性沒有了,一滴都沒有了。
雖然暫時就這一個,可是從0到1很困難,從1到10可就容易多了,0代表完全沒有這個能力,畢竟0乘任何數,還是個0。
只能在激光的應用上打主意了,比如激光約束核聚變,又比如阿秒激光。
這個名稱看起來不像論文,反倒是像專利。
合成蛋白質難度的確不小,讓高振東這種掛逼來,也是搞不定的,因為他前世沒搜集過相關資料。
這篇報道被各種報刊大量轉載,一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