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帶我去看,對了,立刻去把部里總工叫過來!”
這個時候,他已經顧不上講究“叫”和“請”了,委屈一下總工同志吧。
急匆匆的趕到安置硅單晶棒的庫房,領導看著面前的硅單晶體,目眩神迷,這可是十七機部的老本行,對于他來說,比djs-59和激光更加讓他著迷。
哈哈,高振東搞了這么久的研究,可算是給十七機部弄了個寶貝了。雖然59系列也是開創性的,可是都是在具體材料上的開創,總體并沒有跳出“鐵基合金”這一框架。
而硅單晶這個東西,可以說是開創了硅產業的先河,至此,所有搞硅相關產業的人,都繞不開它。尤其是十二機部,嘿嘿,想到這里,十七機部領導哈哈笑出了聲。
沒一會兒,十七機部的總工也趕到了這里,聽了領導的話,大喜過望,作為十七機部技術方面的一把手,他比領導更清楚這個東西代表著什么。
他有些粗魯的直接從領導手中“搶”過了硅單晶的報告,摘下眼鏡,歪著腦袋,把報告放到離自己眼睛一定距離的地方,瞇著眼睛仔細的看了起來。
老鏡就是這樣的,太近了反而不行,很多老人看東西,都是這個做派。
部總工一邊看,神色逐漸激動。
這意味著以前一直飽受困擾的半導體材料的來源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別說硅了,最早的鍺管,用的鍺是從爐灰里提取的,而硅管除了在特殊的要求下不如鍺管之外,硅管的特性全面占優,限制硅管應用的最大攔路虎,就在原材料上。
他知道去年1761所曾經拉出過4個9的硅單晶,可是要作為電子工業使用,還是差了一個量級,而且據他所知,4個9的路線是走通了,但工藝還遠沒達到成熟的地步。
就為這個事情,他還沒少被十二機部的總工笑話,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東西我們能設計出來啊,可是十七機部沒材料給我們,也造不出來嘛。”
現在第三軋鋼廠拉出了優于5個9的硅單晶,我看他還能找什么借口,哈哈哈,我要天天蹲他門口,看他能造出個什么東西來。
就算是這是偶然拉出來的也沒關系嘛,能拉出來,就說明技術路線是對的,能走得通,大不了研究改進,提升良品率。
搞技術的都知道,“0”和“1”之間,區別可大了。
如果說4個9不具備深入研究,改良優化工藝的必要性的話,那這5個9的單晶,就很有必要性了。
把硅單晶所有的參數一一看過去,總工笑道:“領導,這才4月份,三軋廠已經預定了一個今年烈火科技一等獎的名額了啊。”
領導卻笑著指了指他手上的而材料:“別激動,往后看,可能還不止一個呢。”
總工一臉疑惑,還有?
他繼續往后翻,突然面露狂喜。
我看到了什么?“通用單晶爐”?
部總工強忍住罵娘的喜悅,不是錯別字,也不是用錯詞,而是這兩個看似不搭界的詞,組合到一起,是真的代表了他現在的心情。
單晶爐啊,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標準的可量產的用于量產硅單晶的設備。
讀起來很拗口,可是這就是事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