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想,這東西還真是,正好滿足b型熱電偶的要求,熔點高,硬度高,可是加工卻比較困難,畢竟這東西本身就貴。
拋開加工的問題,能稱之為“剛玉”的,都是晶體級別的氧化鋁了。
劉榮國問道“我們怎么得到合乎要求的剛玉晶體?”
高振東指了指單晶爐實驗室方向“你們忘記了,我的有單晶爐,直接拉一點就行。”
兩人這才反應過來,雖然剛玉晶體體積做不大,但是用來滿足b型熱電偶的需求卻正好。
兩人都在心里佩服高振東,做事情環環相扣,上一個項目的成果,剛好就能用到下一個項目上。
其實這倒是真的腦補過度了,高振東研究單晶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b型熱電偶的問題,畢竟做這個東西屬于臨時起意,打臉“好學”同志的結果。
然后高振東又叮囑了一件事情“你們注意一點,偶絲直徑為05,允許偏差-0015。”
這個要求雖然對梁發明和劉榮國比較難,但是對于第三軋鋼廠來說,倒是并沒有難度,尤其是只在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
梁發明和劉榮國在高振東這里得到了全套的設計,興沖沖的去準備做b型熱電偶去了,雖然現在技改廠的報告還沒提交過來給高振東函審,但是事情先做起來總沒錯。
他倆走了,也留下了一樣東西兩種鎢銅材料的檢測報告。
檢測結果,鎢銅材料完全符合高振東的設計意圖。
考慮到最近提交到十七機部的東西有點多,為了讓部里好好先消化消化,高振東暫時先把兩種鎢銅材料的檢驗報告收到了保險柜里。
而已經做好的一批喉襯,高振東也放在了一起,等過幾天有空的時候,送到導研院,請他們測試一下高溫性能。
——
當天下午,高振東趕到應化部的會議室的時候,發現好幾個熟人已經在里面了。
十七機部的領導親自參會,倒不是因為他太閑,什么會都參加。而是糧食問題從來都是重中之重,而作為負責材料生產的部委,他親自到場,也是應有之意,很多事情,不是他,別人也很難拍板。
而另外一個人就比較巧了,領導的前秘書,現在已經外放到京城鋼鐵廠的鄭良樞,他作為主要負責ad車間的負責人,到場也是正常的。和生產沒什么關系,生產的事情要十七機部才能拍板,他來這里,身份和高振東一樣,代表了尿素鋼的另外一個研究單位前來。
幾人打過招呼,坐在了一起,作為尿素鋼的研究者,高振東和鄭良樞都有幸列席第一排,正好。
其他參會的,有應化部的相關專家、農口的人,還有外商部的人,因為這個會議涉及到他們還能往外賣多少尿素鋼的問題。一旦確定要推廣,肯定是要先緊著滿足國內需求來的。
會議實際上就集中在兩個點上一是向總他們使用的加速老化方法是否能夠可靠評估生產線在實際生產環境中的使用壽命,二是一旦鋪開推廣,尿素鋼的產量是否能夠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