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嫌,向總沒有自己上去比對,而是將補充材料交給了一位應化部的專家,請他去比對。
這名專家又拉上了另外一名專家,一人報數據,另外一人拿著個長木尺,在黑板上的坐標系中標點。
隨著一個個數據落在了坐標系中,眾人的臉色越來越驚訝。
每個數據離高振東畫的曲線都有一些距離,但是距離非常小,總體來看,所有數據點走向與曲線趨勢一致,誤差基本在5%以內。
不過基本上沒有完全重合的,如果完全重合的多了,人們反倒真的要懷疑高振東和向總私下有小動作了。
大家無意之中屏住了呼吸,看著兩位應化部的專家往圖上畫點,生怕一口氣把點吹歪了一樣。
隨著最后一個點在坐標系中落下,所有人“哄”的一聲沸騰了。
太準了,從預估預報預測的角度來說,高振東連續的預測曲線和向總他們離散的實測點符合性非常好。
十七機部和應化部的領導,看著坐標系,目光連閃,他們甚至都有點拋開今天到底議題是什么了,實在是因為眼前的一幕過于神奇。
模型預測在日后不算是太稀奇的事情,可是在這個時候,就比較高大上了,特別是這種不基于大量數據,而是在少量數據的基礎上進行預測的,實在是讓兩位領導大開眼界。
其他人也是瞠目結舌,玩兒數學的,果然都是變態,數學不會騙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神了,就這么點兒數據,就能預測到這么久以后的情況。”
“你要不說他是搞材料的,我甚至以為這是個數學家。”高振東聽見這話,暗自慚愧,別,我不是,我沒有,別胡說。
“他們在下面真的沒有小動作?剛才我不懷疑,可是現在我卻開始懷疑起來了。”
“不至于不至于,應化部的事情,他一個十七機部的沒必要上桿子的硬推吧,何況是賭上自己的聲譽。”
“我覺得有門兒,我選擇相信。”
“”
在座的人,只有胡所和向總知道,高振東事前和他們沒有任何溝通,甚至高振東來之前都不知道今天會議的議題是什么。
所以他們的震驚就更為明顯,如果不是知道高振東工作忙,他們甚至有一種高振東一直跟在他們身邊盯著他們做試驗的錯覺。
這叫什么?這就是未卜先知啊。拿著粉筆算啊算的,就把系統壽命給算出來了,而且從已經掌握的情況來看,算得還挺準。
“高主任,你這個灰色系統理論真是神了,預估得非常準啊。”
高振東笑道“哈哈,這就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