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9、jp-59,調制解調器、磁帶機、磁芯存儲器甚至他連剛到不久的d-60都給接上了。
每一項都是接上去做過基本測試的,不過全部接上還是第一次。
分開接沒問題不等于全接上也沒問題,高振東可就等著這最后一哆嗦了。
前世又不是沒炸過電源,他經驗可豐富了。
帶著點小心,高振東合上了單板機和外設的總電源,別炸別炸,他心里念叨著。
單板機很給面子,沒有咔嚓的聲音,要知道阻容元件和芯片炸起來的時候,那可是真炸。
顯示器上沒有任何輸出,不過這是正常的,單板機的bos還在djs-59的磁芯里呢,要等上電測試沒問題了才會移植過來。
高振東伸著鼻子,在單板機的電路板上方一路掠過去,緩慢移動鼻子的同時,還在一下一下不停的用鼻子吸氣。
這是最原始的檢測手段之一,聞聞糊沒有,土歸土,還挺管用。
要是有糊味了,那就趕緊斷電,電路板是電木(酚醛樹脂)基底,要是燒糊了,味兒還挺特殊,一下子就能聞出來,其他元件燒糊了也同樣。
沒辦法,線路密集,加上飛線遮擋,這時候用眼睛看還真不如靠鼻子聞。
同時,他的眼睛在盯著電源的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顯示管,通過這些數據,他能大概判斷這些設備的啟動是否基本正常。
電流跑不上去,有問題,沒有供電或者供電不完全,電流跑得太高,得,有短路,電流忽上忽下,其波動與預期不符,那就可能是啟動流程卡死或者進入了循環。這里面最煩的,反而是最后一種,忒難查了。
電壓也類似,一旦暴跌,那就意味著麻煩大了。
暫時化身汪星人的高振東聞了一會兒,沒聞見那種特殊的糊味,電流也挺正常,變化符合預期。
高振東拳掌相擊:“哈哈,成了。”
結合他前面的調試過程和結果,這意味著單板機的硬件和對外接口,都沒有問題了。
甚至還有個預期之外的好消息,單板機的工作頻率,要比djs-59高20%!
原因倒也并不離奇,集成電路帶來更好的器件一致性、更少的外圍元件、更簡化的電路,還有制造工藝進步帶來的可靠性提升,這些都讓單板機在工作可靠性上比djs-59更勝一籌。
接下來,就是軟件的問題了。
要說軟件,首當其沖當然是bos,沒有這玩意,其他的軟件實現起來就很困難。
好在手上已經有一臺djs-59了,寫起bos來,比前面做djs-59的時候,可方便多了,能直接在djs-59上編寫和調試,然后再將編譯結果寫入單板機存儲器中。
對于單板機來說,還有個好處是,它的基本架構其實和djs-59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寄存器數量和尋址范圍上,至于lu、指令譯碼、數據位寬、外設接口、指令集等等,兩者都是一樣的。
因此djs-59的bos只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改,就能直接用到單板機上,這個工作量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