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準備直接插手,但是高振東還是提了一些建議。
“技術上,不論是報文傳輸設備、報文傳輸軟件、報文編輯軟件等等,都是現成的,這個隨后我通知運算所那邊移交給伱們。你們主要做的就是集成,其實會很快。”
馮總點頭:“嗯,你搞的那個調制解調器和配套的軟件我們都用過,的確是好用,而且不用大改。我們主要是要套殼,把符合我們和郵政通信管理要求的一些外圍的東西加上去,核心都不用怎么改。對了,高主任,這個djs-60d的編程工作和djs-59區別大嗎?”
他們可是有不少djs-59的編程人員的,c語言雖然難,可是學得溜的也不在少數。
高振東笑了:“你問對了,兩者的指令集和架構是一脈相承的,如果用匯編編程,那主要要注意寄存器和尋址空間的區別,如果是用c語言編程,那就基本上沒有什么區別了,修改一些預定義和宏就可以。”
馮總大喜:“那可太好了,你說的這幾個區別跟沒區別一樣,根本沒有學習成本嘛。”
他自己在djs-59一系列技術出現之后,他可是一點兒沒拉下,學得可好了,所以一下子就能評估出來,這特么就沒什么需要重新學習的地方。
說完,還順手給高振東一頂高帽子:“高主任,你搞的這個c語言真是絕,可移植性太好了。”
幾個人熱烈的討論了很久,通信院過來的同志,還很認真的依葫蘆畫瓢,把djs-60d的外形和接線給分毫不差的畫了下來。
別看這辦法土,可是對于在沒有實裝設備的情況下,對于增強對設備的熟悉度,提高感性認識,是有幫助的,有很多實操的東西,說半天不如看一眼。
“接在電路板背后左數第二個9針航插”與“喏,插這兒”相比,明顯后者要清楚得多。
因為第一種說法得先定義電路板的前后,以及“左右”的觀察方向,否則就真有可能見識到什么叫“防呆不防傻,大力出奇跡”。
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我們的軍隊在“人等裝備”的時候,可沒少干紙箱子上畫儀表,邊等邊訓練的事情。
一直到將近中午,通信院的同志們才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滿意的心情,告辭離開,高振東留他們吃中飯,不過沒留住。他們在這里呆的時間長是工作需要,可沒想著賴到中午蹭飯。
臨走,他們和高振東約定,很快就把“電報數據化通信機”的研究申請和計劃弄好,發給高振東斧正。
送走他們,高振東自己就全心全意的設計起單兵反坦克導彈的火箭發動機來。
俞允成還在1761所,畢竟單晶爐這么大個事情,他回去也有不少相關的收尾工作要在所里主持完成,比如,分分他們所里的蛋糕之類。
方迎紅已經作為專家,去支援上次提到的那個技改工藝去了。
而梁發明和劉榮國兩人,正在拿著高振東給的資料燒雙鉑銠熱電偶呢。
所以想想暫時沒有什么急事,高振東難得的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第二天是星期六,除了防工委和郵通委兩家胸有成竹之外,十七機部和十二機部接到了不少單位的電話,都是詢問djs-60d的事情的,很明顯,不少單位都看到了這東西的潛力,想要先睹為快,先來先打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