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總師,還有這好事?快說快說,哈哈。”連型號總師都催促了起來。
“我們可以把陀螺從彈體外移到彈體內。”高振東一上來就弄了個乾坤大挪移。
“移到彈體內?”導研院的同志們有點懵,移到彈體內,沒有空氣推動,這陀螺舵根本就轉不起來,而且那就不叫陀螺舵了。
高振東走到黑板邊,畫了一個圖。
既然想搞,那就抄一抄r-73吧,沒辦法,老毛子的東西好就好在雖然性能出眾,但是基礎電子技術卻不咋樣,很多思路用到現在這個時候正好。
雖然不知道內部和控制系統到底是個什么樣,但是不妨礙高振東致敬一下r-73,外形也能抄的。
“我們在尾翼后面加一段副翼,這段副翼只負責一個事情,那就是彈體穩定。”
“控制信號從何而來,這不是同樣需要數字控制系統才能控制得住么。”
高振東搖搖頭:“在彈體里裝一個陀螺儀,負責滾轉控制,用它的輸出信號直接控制副翼,這樣就不需要別的控制系統介入了,結構簡單。因為只負責滾轉,不需要俯仰和擺動控制,所以一個陀螺儀就夠了,也不算太復雜。”
說到這里,高振東在示意圖上,從主控制系統框畫了一條線到副翼控制系統框:“當需要主動改變滾轉控制輸出的時候,比如降低滾轉力矩,可以從旁路介入一下子。總之就是,把滾轉的控制權抓到控制系統手里,這樣主動性就大了。”
r-73控制邏輯是不是這樣,高振東不知道,但是這個構型的原理上是沒問題的。
大家聽完,再看看圖,誒,這東西有門兒啊。
絕大多數時候,副翼都是獨立的,只負責滾轉控制,但是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干預,以達到特別的目的,而且總體來說并沒有太過增加復雜度,成本也提升不大,但是效果卻是不錯的。
型號總師“好”了半聲,突然卡住了:“這么小,精度又夠的陀螺儀哪兒去找?沒現成的啊。”
高振東呵呵一笑:“還真有,如果真要走這條路子的話,回頭我給寫個條子,請搞控制系統的同志去找一下長劍機械廠,他們那兒有個用于其他裝備的小型陀螺儀,剛搞利索沒多久,已經穩定生產了,你們要點兒過來,還真能用在這里。”
單兵反坦克導彈彈徑也就0.12左右,而且那東西的動作比紅外格斗彈劇烈多了,同樣用于與滾轉有關的控制,它都能用的,紅外格斗彈也沒什么問題。
導研院的同志頓時喜笑顏開,高副總師仗義,不但解決理論問題,還解決設備問題。
這東西要沒有高振東穿針引線,導研院一時之間還真就不知道往哪兒找去。
型號總師笑道:“那我們就這么定了,主要還是往彈體加粗,導線槽加強,陀螺儀加副翼控制滾轉的路子上走,我估計啊,這個機動過載,還能更進一步加大,總算是能徹底匹配上導引頭的視場角了!”
原本預計30g的機動過載,想要完全利用好導引頭的視場角,還是差那么點兒意思,這回經過高振東進一步調整,總算是沒辜負這個亮瞎眼的導引頭。
至于滾轉控制,總師還是選擇了看起來復雜麻煩一點,但是有更好效果和更大發展潛力的方案。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見過光明。
高副總師從理論、架構到核心控制元件,這整條路都給鋪好了,不去趟一趟,實在對不起他的一片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