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心里一喜,空軍那邊改裝進度這么快?看來6爺是真能用了啊。
仔細一看,卻不是他想象的那樣,而是和前世類似,這第一個記錄,是地空導彈部隊打下的。
至于過程,和前世如出一轍,路徑設伏,近快戰法,為了不嚇跑敵人,由友鄰雷達提供坐標,低空導彈部隊在敵機迫近時才打開自身雷達,不到10秒內完成從搜索跟蹤到發射的全部操作。
敵機被擊落,里面的飛行員連傘都沒跳,直接被彈片穿死在駕駛艙里。
要說旗佬的偵察機那真是越來越先進,比如這次,只死了一個,因為這飛機就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任務,科技挽救生命了屬于是。
雖然和自己第一反應有所出入,但是高振東還是高興,別管什么打的,就說打沒打下來吧。
而且以高振東的估計,以對岸的尿性和他們主子的態度,這種設伏擊落,不具備主動權的戰果,他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還會來。
這一點,根據高振東前世所知的戰例就能推出來了。
從1962年到1967年,一共擊落5架u-2,人員和飛機的損失并沒有讓對岸的人止步,而是持續不斷的在派飛機偵察,因為相對被擊落的數量來說,成功的次數更多,當然,換種想法,也可能是接收的飛機沒掉光,他們就不會收手。
由于地空導彈數量不足,覆蓋區域不廣,使得他們總能找到縫隙溜進來,大肆打探一番之后揚長而去。
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得要有主動性才行。
高振東合上報紙,接下來的事情,可就看空軍那邊的了。
剛放下報紙,電話響起來了。
接起電話,是京城工大柳教授打過來的。????高振東心中略顯詫異,自己星期二才過去上過一堂課,又有什么新的動靜?
柳教授興奮激動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定型了!定型了!定61式了。”
高振東有些奇怪,61定型了我知道啊,長劍廠告訴過我了……
不對,這是京城工大,不是長劍廠。
那他說的61式,自然應該是槍族!
“定型了?這么快?太好了!”雖然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快,但是定型了就是好事。
柳教授很興奮,抑制不住表達,在電話里解釋了一下高振東的疑問“這次我們送過去的樣槍比較多,雪城那邊也是開足了馬力,多個試驗同時進行。而且我們在送檢之前,自己的試驗也做得比較多,比較全,實驗中沒出什么問題。”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還要感謝你提供的鋼材啊,有這幾種鋼材,原本常見的因為材料問題出現的麻煩一個都沒有,雪城那邊打起來真是一路順暢,他們都說自從開張以來,就沒有哪支槍是這么順利的。”
那肯定,雪城試驗中心開張也沒幾年,這幾年也沒出幾只新槍啊,不過這話可不能說,說出來掃興嘛不是。
高振東估計,可能雪城那邊同志也很積極,快過年了嘛,誰都想聽一點好消息,盡可能的加快了試驗的進度。
加上這槍本來就做得扎實過硬,而且京城工大這邊原本的試驗就搞得很全,該修改的該調整優化的都做了,準備很充分,自然試驗起來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