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未必清廉。
清廉的也未必有能力,甚至未必談得上是好人。
從整個大楚的角度而言,蕭正亮貪腐的罪責,遠遠比不上他為大楚延續國運的功勞。
哪怕此方世界的蕭正亮都搞出了宮變。
也因宮變失敗而自盡。
但洛珩卻從來沒貶低過此君。
“是啊,不容易。”
“但齊淵輩,卻著實可恨。”
“子玉你可知道,齊淵暫掌齊賢臺短短時間內,私下貪腐了多少?”
沈言說起這話時,面上已經泛起了憤怒的神色。
他頓了頓,不等洛珩回答,便自顧自地答道。
“近百萬兩!”
“這才短短半個月時間,老賊就如此大肆斂財。”
“大楚的江山幾敗壞在這群人手中了。”
沈言越說越是氣憤。
他無法理解,齊淵等人怎么就如此黑心?
也虧得當初有蕭正亮壓著他們。
大楚才沒到萬劫不復的境地。
“自古吏治向來艱難,也不唯本朝如此。”
洛珩倒是沒被百萬白銀這個數字驚到。
事實上,齊淵等人貪腐,可能瞞得過別人,卻絕對瞞不過繡衣衛的耳目。
洛珩作為繡衣都督,自然對這幫人了如指掌。
無非是當時他正謀算著將齊賢臺一網打盡,這才沒打草驚蛇罷了。
“子玉說的是。”
沈言點點頭,感慨道。
吏治問題,歷朝歷代都是老大難問題。
這世上的貪官,是永遠殺不完的。
前朝大虞時,對于官員是何等優渥?
這群官老爺不也照樣昧著良心,瘋狂斂財么?
“相比起吏治,大楚最大的隱患,其實在于國策。”
洛珩目視沈言,說道。
沈言吃了一驚。
這話可是在隱晦地指責太祖啊!
“子玉……”
沈言略顯擔憂地提醒了洛珩一句。
他的意思是,以防隔墻有耳,畢竟大楚的繡衣密諜是出了名的無孔不入,天知道他府上有沒有密諜存在。
但緊接著,沈言轉念一想。
繡衣衛最大的頭頭,不就坐在自己面前么。
他頓時又放松了下來。
“姑父,無事的。”
“其實不管是上皇,還是當今陛下,都很清楚這一點。”
“事無不可對人言!”
“幸得如今蘇云軒力主推行新政,若新政能順利推行開來,替大楚再續個百年國運問題不大。”
洛珩笑了笑,說道。
他明白沈言的意思,畢竟非議太祖,罪名可不小。
不過,以他如今的地位。
非議幾句太祖,怕是保德帝、泰安帝都不會當回事。
非議太祖怎么了?
還說不得啊?
不得不說,原本循規蹈矩的泰安帝,如今也被保德帝漸漸開始帶偏了。
“蘇云軒此人確實是個大才。”
“我在揚州時,亦曾私下觀察了新政。”
“這天下黔首算是有福了。”
“可惜此君性格強硬,干的又是變法革新這種事情,恐怕未來下場不會好到哪去。”
沈言微微頷首,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