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聞了聞,香味有,嘗了一口,味道只能說一般,沒有什么特色。
“娘,我覺的這面沒有你做的好吃。”周子墨小聲的對李婉婷說道。
“是吧,我也覺的沒有我做的好吃,你說娘要是開個面館怎么樣?”李婉婷邊吃邊詢問兒子的意見。
“我看行”周子墨支持道。
“等娘忙完這一段,娘就開始弄。”
娘倆吃完面付了錢,向老板問了書鋪在什么地方,就駕著牛車去了書鋪。
進了書鋪,里面倒是不小,筆墨紙硯,各種書籍,擺放的整整齊齊的。
里面有幾個身穿素袍的書生在買東西,老板正在招呼著。
李婉婷見老板忙著就領著周子墨先看著。
在顯眼的地方放著《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的書。
李婉婷拿起一本翻看了幾頁,上面都是用繁體字寫的,連蒙帶猜的倒是也讀的通。
這時老板把那幾個學子送走后,就走了過來。
“夫人,想買點什么?”老板笑瞇瞇的問道。
“我兒子就要到匯川書院去讀書了,老板給推薦點適合新生用的筆墨紙硯吧!”李婉婷緩緩說道。
“好嘞,您放心吧夫人,匯川書院的學生基本都是從我這里買的,我這就都給您準備全。”老板樂呵呵的開始準備。
邊準備邊念叨:“這新生買筆墨紙硯都不用買太好的,夠用就行,等他們熟練了大點了,再買好的也不遲。”
“嗯,老板說的對,新生練字費紙筆,確實不用太好,這啟蒙書籍多少錢呢?”李婉婷問道。
“這新書都是一兩銀子一本,有夫子或學生手抄的,半兩銀子一本。”
李婉婷一聽和書院的價格一樣,也就打消了買書的念頭。
既然書院有,那就在書院買,給書院做貢獻了,山長夫子對孩子多少都會有些照顧吧。
老板麻利的一會兒就把筆墨紙硯準備好了。
李婉婷檢查了一下,覺得還不錯,于是就問道:“老板,一共多少錢?”
老板在算盤上一陣噼里啪啦后,說道:“夫人一共三兩半銀子。”
“真貴啊,老板便宜點。”李婉婷面露窘色道。
沒想到筆墨紙硯這么貴,加上束脩和買課本,呵,十兩銀子都打不住,要不說古代讀書貴,果然古人誠不欺我。
“都是小本買賣,賺不了幾個錢的,這樣吧,我給你添個書箱,你看怎么樣?”老板陪笑道。
“成交”說著李婉婷就從袖子里拿出銀袋子,數了三兩半銀子就遞給了老板。
老板笑呵呵的收下后,把筆墨紙硯包好都放到一個書箱里,放好后就幫著周子墨背到了背上。
周子墨高興的左看看右看看,雖然看不到,但還是轉了一個圈。
今天兒子穿的青色長衫,背上書箱,秒變小書童,李婉婷滿意的點點頭。
出了書鋪,又去了雜貨鋪買了不少水囊,還去糧店打聽了一下糧食的價格。
這邊沒有鬧干旱拉饑荒,糧食價格和以前一樣,沒有上漲。
又去農具店買了犁和耙子等農具,回去有時間了還得開墾點荒地。
正事辦完,娘倆就開始了購物模式,路過點心鋪子買上一些點心,路過糖果鋪子就買些糖果,還有各種特色小吃也都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