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點點頭,黯然神傷地說:“我知曉,但我對她的感情并未消逝。哪怕她已不在人世,我也要來此訴說我的思念。”
陳最良聽后,不由得為這段真摯的感情所打動。他默默地陪著男子,一起祭奠著杜家小姐。在這寂靜的墓地里,兩人的身影顯得格外凄涼。
風吹過,帶著些許涼意。陳最良拍了拍男子的肩膀,安慰道:“節哀順變吧,杜小姐若泉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男子微微點頭,起身告辭。
陳最良望著男子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愛情,雖不似這般刻骨銘心,但也同樣美好。他決定將這段感人的故事傳頌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份真摯的情感。
于是,陳最良回到家中,提起筆,將這個故事記錄了下來。從此,每逢清明時節,人們都會來到杜家小姐的墓前,緬懷這位美麗而深情的女子,同時也為那段不朽的愛情而感動。其實陳最良忘寫一筆,男子就是柳夢梅,他們是見過多次的。
作為一個十六歲年齡的少女,情竇初開,只是在夢里見到了情人,尚未體驗過現實中的滋味,包括情欲,精神的向往,都是人生的路,遺憾的是,不等她體驗,生命結束了。她的死與她的家有關系,與她父母有關,與封建禮教有關。
當一切是為了救杜麗娘時,柳夢梅已經是迫不及待想打開棺看人了,他決定找陳最良和石道姑,他們是最好的見證人。在他看來,這是一場陰陽交流,也是觀念的改變,人死了能死而復生嗎?何況死了三年,別說沒有這樣的事,想都不要想。可是柳夢梅想了,而且他要做,時光不等人。柳夢梅與陳最良相見目的就是開棺救人,同時找石道姑秘密商量挖墳的事,算是陰陽交流。
此時,石道姑來到杜麗娘墳墓前,四周空蕩蕩的,衣服單薄有些冷。石道姑站在杜麗娘的墓前,頭上戴著道家的發冠,頭發太短,簪子都插不穩呢。在香火和鐘聲中,她虔誠地跪拜祈禱。忽然,一陣微風吹過,祭祀的大殿里傳來好似樂器的聲音,四周靜悄悄的,石道姑穿得有些單薄,感覺有點冷呢。
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仿佛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呼喚。石道姑心中一驚,她環顧四周,試圖尋找聲源。然而,除了冰冷的石壁和微弱的香火,什么也沒有。
風漸漸大了起來,吹動著石道姑的道袍,她不禁打了個寒顫。
就在這時,她瞥見了墓碑上杜麗娘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異樣的情感。
“麗娘啊,你若在天有靈,可否告訴我這奇異的聲響是何意?莫不是你有心愿未了?”石道姑輕聲問道。
話音未落,那聲音竟又響了起來,這次更加清晰,宛如仙樂飄飄。
石道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著,沉浸在這美妙的音律之中。
隨著聲音的持續響起,石道姑的眼前逐漸浮現出一幅幅奇妙的畫面。她看到了杜麗娘在舞臺上輕盈起舞的身影,聽到了觀眾們如癡如醉的喝彩聲。接著,畫面一轉,她又來到了一座美麗的花園,杜麗娘正與一位俊朗的男子相會,兩人相依相偎,情意綿綿。
正當石道姑沉醉于眼前的景象時,聲音戛然而止。她猛地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仍身處墓地之中。剛才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場幻夢,但那美妙的音律卻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