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你知道嗎?你寫的這篇文章上頭條了。”
陶瑾也沒有想到,居然真的這么快就印了出來。
昨天那同學說初七印出來,陶瑾其實是有些不抱希望的。
因為在她看來說不定那時候的報紙已經都準備好了。
那同學說初七幫她把報紙給印出來,卻沒想到今天才初五報紙就刊登出來了,而且居然還是頭條。
今天那報紙一出來,整個京城都轟動了,想來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那報紙雖然沒標明作者是誰,但陶鶴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妹妹寫的。
畢竟大石村村長的所作所為,他可是經歷了一番。
那報紙上寫道,知青下鄉的時候和村子里的村民兩情相悅在一起,順利的談起了對象,并且即將踏入婚姻的殿堂。
這完美的體現了知青和村民的友好相處,為改善知青和鄉村民的關系做了進一步的協調。
越寫格局越大,越寫讓看的人心情就越澎湃。
而下一秒就寫道,由于李姓村民太過于優越了,居然被隔壁村村長的女兒看上了。
各種求愛不成,甚至于村長以權壓人向李姓村民和陶姓知青各種找麻煩。
知青被迫無奈離開村子,先回到家中躲避災難。
明明陶瑾是回家探親,是帶著李徽錦見家長的,卻被陶瑾寫成了無奈離家躲避災難。
然后接著寫到現在,知青甚至不敢回到鄉下去參加勞作。
因為怕得到隔壁村村長的報復,在那村長面前視法律為無物,像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所有人的暴怒,誰家沒有知青下鄉,不是孩子就是親戚。
去到了鄉下,若他們的親戚也在鄉下遇到了這種土皇帝一般的村長,這可怎么辦呀?
所以這篇文章甚至可以說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就等著看如何去解決了。
而這時候陶瑾的同學也給她傳來消息說,報社領導想要見她一面。
可能就是因為陶瑾這篇文章的影響太過于廣泛了。
陶瑾想了想,還是同意了,去見了領導一面。
畢竟這大石村村長一日不解決,一日就是個大患,早點解決了,也好早日舒心。
下午的時候,陶瑾就和著同學一起去了飯店。
這時候陶瑾看見了一個兩鬢都斑白的老人,那老人倒是笑著和陶瑾握了握手,然后細細的詢問了陶瑾下鄉的生活怎么樣。
陶瑾從各方面夸贊了下鄉時候和村民的余悅相處,在勞動中獲得的成就感。
以及無比的感嘆了,勞動的艱辛,糧食獲得的不易,以及感謝領導的英明神武,讓人民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
那領導隨著陶瑾一句接一句頻頻的點頭,然后等到陶瑾說完,看著她說。
“陶同志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幫你解決的。”
這時候,陶瑾猶豫的看向了自己身邊的同學,那同學隱晦的點了點頭示意陶瑾。
陶瑾才和他說著自己和李徽錦是如何遭遇了大石村村長的威脅的。
說完之后,陶瑾不好意思的沖著那人笑了笑說。
“真是抱歉呀,是我自己下鄉途中遇到了麻煩,不能解決。
還寫了那樣一篇文章,添了不少的麻煩。”
誰知那老人聽了,這倒是笑著看見陶瑾說道。
“陶同志,這話就不對了,既然知青遇到了問題,我們就得去解決問題。
更何況你還很好的反映了問題,才讓我們有機會去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