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局,大使房間里,兩位九品官平靜下來,商議對策。
陳德明慫了,三十多歲的人,該經歷的社會毒打都經歷過了,他覺得鐵敢不簡單。
人生閱歷告訴他,不到兩個月時間,賣三十把以上的刀劍,隨便賺幾萬兩銀子,這是普通工匠么?顯而易見不是普通人!
他和李謙達打聽過,帝都市面上有山西富商出360兩黃金買一把工部摸魚郎的刀,刀不愁賣,以后還會源源不斷的掙大把銀子。
一位兩個月能掙幾萬兩銀子的工匠,有一點必須要認可,那就是比兩個月掙幾兩銀子的工匠膽量會大很多!
鐵敢上貢了一把秋水雁翎刀,一出手再加兩千兩銀子,五品官員都沒這進賬力度!自己一個九品官員,還要怎樣?
一個只能掙幾百兩銀子的芝麻小官,掙幾千兩銀子已經是燒高香了,想去掙幾萬兩銀子,玩不轉的。
所以,陳德明的意思是,罰兩千兩銀子夠了。接著讓鐵敢在軍器局接著干活,這是一個能人,以后還能給他們帶來收益!
不料,李謙達怒火上頭,他受不了一個小小匠戶敢平等與他對視,他受不了王吒那副氣定若閑的表情!
李謙達的想法很直接,幾萬兩銀子,他是吃不下。
但他打算定死王吒的罪名,他要去找主事,找郎中。
陳德明與李謙達談不攏,陳德明言明不再參與,拂袖而去。
當日晚上,李謙達與主事直接去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的府上,工部郎中聽完匯報后,郎中很生氣。
“工部摸魚郎,好大的膽子,工部只有員外郎,哪有什么摸魚郎,亂七八糟!朝廷六部,豈能隨意亂叫?”
這話沒毛病,可問題以前沒出現過這種情況,這名小工匠也確實是工部的工匠,摸魚郎這說法犯法么?好像不犯法呀!
但李謙達非要借題發揮,一是王吒藐視朝廷工部,二是他貪墨。
這么說起來,工部是不能隨便亂用,尤其是一個匠戶!否則朝廷威嚴何在?主事和郎中邏輯順利自洽!
行了!辦他!
關鍵辦他有錢賺,幾萬兩銀子,工部與官員們全都能撈著錢!公與私都能撈著錢,完美!
勛貴高官是找他打過刀劍,但試問哪一個勛貴高官會為他出手?不可能!一個小小工匠而已!
關于李謙達困惑的難題,即沒完工的活!
人多主意多,主事一句話:“好辦,抓他,別用刑,讓他接著干完手上的活。”
李謙達佩服得五體投地,所謂貴人的活,在官場老手面前,根本就不是事,以后還有大量的處理應對經驗等著自己去體會,去學習,他躊躇滿志!
一個晚上,工部虞衡清吏司官員們掃清所有顧慮,準備收網結案!
王吒對大明官場理解還是太幼稚,太膚淺!
有靠山就能安然無憂么?非也!關鍵是他沒有威懾力!
工部官員敢治他罪,是有退路的,治不了他的罪,有麻煩么?貌似沒有,一個背景淺薄的工匠,有啥怕得罪的!
有官員救他,不過是欣賞他的能力,只會保他,或者做和事佬,不會為他去找工部這幾個官員的麻煩!
李謙達沒有想過這些環節,他只是單純要出口氣!主事和郎中想得明明白白,所以他們支持李謙達動手。
九月二十六日,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