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帝都,朝會。
“啟奏陛下!臣參劾嘉定伯,搶走軍工廠能工巧匠,嚴重耽誤燧發槍制造。”
方以智終于大爆發,不再忍受,崇禎的期待是沉重的壓力!他不能沒有王吒。
范景文表面一如既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但內心波瀾乍起!怎么回事?
自己竭力培養的屬下俊杰,居然不經過自己同意在朝會上直言,不知道老夫在努力勸說嘉定伯么?陷老夫于斗爭焦點。
“嘉定伯胡鬧,怎能搶制造燧發槍的工匠,不知道這是朝廷最重要的事么!”崇禎眉頭一皺,荒唐嘉定伯,什么時候能讓朕省心?
皇帝的一句抱怨,眾臣公只能屏息,等待下文。
“他搶走了多少工匠?”
“回陛下,搶走了一個工匠。”方以智一愣,怎么?搶得少就沒事么?怎么回答?沒辦法,只好如實稟報。
“一個?”崇禎語氣嚴重不開心,堂堂朝會,搶走一個工匠,你方愛卿拿出來說事,煩不煩!
朝堂一片沉默,明顯皇帝生氣了。
“一個工匠能有多大的能耐,何至嚴重耽誤制造?”
“陛下,此工匠乃是一位奇才,軍工廠亟需他帶出一批制造燧發槍的工匠。”方以智頂住皇帝生氣的壓力,據理力辯。
奇才?又一個吳名么?崇禎腦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人的形象。
“王伴伴,這事你可知曉?”崇禎轉向王承恩,
“回陛下,據奴婢所知,嘉定伯想在順義開一個工坊,招攬流民做工,所以到軍工廠要了一名能工巧匠。”
王承恩硬著頭皮解釋,著重提及嘉定伯招攬流民,為國分憂。
“嗯!......嘉定伯有心了。”崇禎一聽,好事呀,如今北方流民四起,如果能讓流民有工可做,不失為替國分憂之舉。
范景文知道王吒的重要性,看到皇帝似乎不想追究,也顧不得許多,既然方以智提出來,自己得努把力。
“陛下,老臣以為,燧發槍制造是軍工廠當務之急,容不得延緩。不如先讓嘉定伯還回工匠,三個月之后再把工匠派過去協助嘉定伯。”
崇禎稍微停頓,燧發槍是自己最掛念的事,于是吐出一字:“可!”
方以智總算緩了一口氣,但緊跟著皇帝的問話,徹底讓他喘不上氣。
“軍工廠如今,造了多少把燧發槍?”
方以智、王承恩、范景文俱臉色大變,尷尬不已,無言以對,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崇禎看到王承恩與范景文的臉色,怒氣從心中不斷積累,不禁右手一拍龍椅扶手。
啪!
方以智身體跟著一抖,一咬牙,這個時候不挺上,大佬以后顯然不會再器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