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暖閣,申正。
今日城東試炮的消息,王承恩早已稟告皇帝。
崇禎異常激動與期待,他雖然不喜歡王吒,但絲毫不懷疑王吒的能力!
特意召集內閣、六部尚書、朱純臣、張世澤等人齊聚暖閣。
“陛下!大喜!火炮試射成功!”
一位太監興奮接過快馬飛馳而來的錦衣衛傳信,未入房間便已開口報喜。
啪!崇禎真情流露,用力拍了一掌桌案,大喊一聲:“好!”
蒼白病態的臉上終于泛起一股紅暈,快一年了,終于等來野戰炮試射成功的消息,他要親自參與神機營新軍的組建,把從天師那里所學全部應用到士兵的訓練。
“王承恩辦得好,竟有如此強大的野戰炮,諸位愛卿,你們能想象么?三百五十斤重的野戰炮,威力不比千斤的紅衣大炮差,哈哈哈!”
崇禎翻看王承恩親自記錄的試射結果手冊,情不自禁一陣大笑。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露出懷疑神色,世間有這么厲害的火炮么?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野戰炮?
有幾位大臣在懷疑的同時,還捕捉到一絲奇怪的信息,比如范景文和張世澤,造炮顯而易見是王吒的功勞,皇帝是啥意思,怎么變成了王承恩的功勞?
崇禎將冊子遞給首輔周延儒,讓眾大臣傳看。
“怎么能取名為八斤野戰炮?定是那位叫鐵敢的工匠所命名,少年人確實很聰明,可圣賢書讀得太少,可惜!”
禮部尚書王應熊反應角度奇特,他覺得名字取得太俗,堂堂國之利器,豈能讓小兒胡編!
“大宗伯所言甚是,國之利器豈可用市井粗俗之語,如此威力,可喚神威炮也!”刑部尚書張忻附和王應熊。
“可叫雄霸野戰炮!”
“威鎮炮!”
“萬勝炮!”
“此炮既出,何愁建奴不滅,當稱為平虜炮!”
大臣議論紛紛,熱情高漲。
老古董們的考慮有一定道理,傳播很重要,響亮的名字能揚軍威!
可也得考慮軍隊操炮的實際情況,火炮的分類取名自然要與火炮的特性關聯,便于操炮手,以及指揮將領能迅速明白火炮性能,戰場勝負有時就靠這一兩點細節決定。
王吒沒有按火炮口徑取名,是因為當前的機械加工精度不夠,而且火炮種類不多,以炮彈重量命名挺適合軍隊使用。
“大司寇所言,亦是朕之想,野戰炮的出現有如神助,理應稱為神威炮!”
崇禎興致極高,蓋棺定論選中神威炮。
“陛下!神機營已挑選三千士兵,陸續會增至一萬人,不知可否使用燧發槍進行操練。”
朱純臣主管神機營,他想知道燧發槍制造完成的數量,宋銘仁以及軍工廠少卿于近直近期向他竭力游說使用火繩槍,如果燧發槍數量不夠,正好借皇帝高興之時推薦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