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十萬軍民浩浩蕩蕩抵達揚州。
此時的揚州,正在進行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圍城拉鋸戰。
起因是興平伯高杰前往徐州、泗州自己的防區時,特意路過揚州,垂涎楊洲的富庶,要求進城。
這尼瑪誰敢讓他進城,高杰造反出身,經常縱容手下劫掠百姓,名聲太臭。
他原為李自成手下,拐跑了李自成的上一任老婆,投靠朝廷,這哥們確實是大明朝末年期難得一見的奇人!
明朝中后期,沒有任何一座城池敢隨便讓軍隊入城,這是大忌!
軍紀太差是其中一個原因,文武對立也是一個原因。
這些原因的深層次探究暫不討論,就結果而言,對一個皇朝而言是毀滅性的毒瘤。
軍民對立,軍隊不在乎百姓,肆意劫掠百姓,兵匪一家!
如遇造反和北方入侵,百姓怎么可能會跟軍隊一起抵抗,抵抗的意義何在?
軍隊自己也委屈,我為你們拼命,還不受待見!
惡性循環,相互對立,沒有信任!
所以,揚州府城內的官民同心,空前團結!
青壯出力,士紳商賈出錢,反正就只有一條,死也不能讓高杰領兵進入揚州城!
高杰派兵試著攻了幾次,結果撞了個頭破血流。
攻城方和守城方對峙之時,第三方勢力緩緩從北面壓來,高杰和揚州城內的南直巡撫黃家瑞皆一頭霧水,北面的人想干嘛?
“都說說,北面來的,想干嘛?也要進揚州分一杯羹?”
高杰看向手下大將,想集思廣益,反正他搞不清楚對方的意圖。
淮安的馬化豹前不久給他來信,想合作一把吃掉這群北方來的逃難軍民,說是對方有金銀、有女人、有船舶車輛,還有近百匹神駒寶馬。
高杰聽后大感興趣,點燃劫掠之火,可卻被馬化豹親手掐滅,昨日來信說不干了,北面這群人是英國公領隊。
“他們大多是平民百姓,能戰之兵不足萬人,想跟我們爭揚州,不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我看正好滅掉他們,他們好東西不少。”李本深信誓旦旦。
高杰雖然剛擴兵到五萬,但信心很足,一直跟隨他轉戰南北的精銳上萬,自認對方的游兵散勇不堪一擊。
城墻上,黃家瑞問揚州兵備副使馬鳴騄:“這怎么回事?”
馬鳴騄苦笑道:“撫臺,揚州被圍近一月,下官如何而知。”
黃家瑞愁眉緊鎖,擔憂新來的勢力是高杰的幫手,揚州危矣!
突然,北面的數萬軍民中沖出十余騎,為首之人乃是近期異常活躍的張世澤。
他要一展國公之威,呵斥高杰兵匪作風,用大義逼迫其離開。
吃過淮安閉門羹的張世澤,為啥還保持旺盛的活躍力?
因為前幾天見到了三皇子,扶龍登基之潑天大功,說不動心不正常。
張家失去京營主控權已有百年,他要再現張家的輝煌。
張世澤的活躍來源于信心,信心靠啥?
靠王吒!
有王吒這個既能打又精通火器制造技術的奇才,關鍵還很有錢,天賜之人呀!
只要有王吒相助,他堅信占據大義,何愁大事不成?
然鵝!一盞茶功夫不到,垂頭喪氣的張世澤無功而返,大義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