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申時,張秀才領著三百遼東兵趕到,同時鐵桿團再次恢復到一千余人。
二十八日,大量張秀才發動的包衣們,瘋狂涌入榆林堡。
因為張秀才在復州召集完五百人后,便分成五隊,深入沙河以北、清河以南的各處城寨村莊。
口號是:打蓋州,滅建奴,分田地!
二十八日一整天,涌入一千六百多人,很多人甚至赤著腳拿根木棍就來參軍。
復仇的烈火熊熊燃燒遼東半島!
好消息接二連三!
二十八日,五百三營后隊跟新一連也到了榆林鋪。
三營后隊,21日登陸金州中左所,22日與部隊聯系上,23日立馬駕船北上,25日到復州西面的羊官堡,分出500人與新一連走陸路,1500人繼續走海路。
王吒大喜,三營后隊由天真道人率領,陸路既然抵達榆林鋪,那就意味著海路船隊已經到達計劃指定的第三站:蓋州城西邊的連云島。
一旦進攻打響,相信天真會敏銳發現戰機,從西面捅蓋州!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相比較王吒的驚喜連連,盛京城內的正藍旗小旗主阿巴泰則是愁苦不斷!
阿巴泰前幾年入關劫掠時,被天師狠狠教訓了一頓,地位江河日下,備受排擠。
建奴拿下帝都后,他沒能入關享福,只好作為遼東的最高軍事長官留守盛京,看守老巢。
沒曾想,留守老巢如此輕松養老的任務,現在成了這慘樣!
老天不公!
二十六日,蓋州快騎來報,有1500多海盜在“禍亂”遼東半島的南端。
阿巴泰怎能不氣?這天下只有我們搶別人的,什么時候居然有人來搶我們?
他怒火沖天,當即下令海州、梁房口關、娘娘宮一帶的守軍,每個據點抽調一半人到蓋州集結,聽候蓋州城守將梅勒額真努泰的號令,南下金州,剿滅海盜。
二十七日,又有快騎來報,海盜不只1500人,估計不會少于3000人,已攻到熊岳驛,海盜火器犀利無比,守不住據點。
阿巴泰暴跳如雷!
海盜欺人太甚,必須要殺光這批海盜,方消心頭之大恨!
他下令遼陽、錦州、廣寧一帶的駐軍全部抽調一半,去蓋州集結。
二十八日,阿巴泰臉色蒼白,已經無力再發火,努泰掛了,被活活氣死。
他覺得不可思議,海盜一向專挑軟弱的地方搶,怎么會挑大清下手?不知道大清野戰天下無敵么?
世道變了么?
阿巴泰心中找不到答案,唯一能做的便是梭哈!
下令遼陽、海州、娘娘宮一帶的守軍,除了留幾個看門,其他全部去蓋州。
同時,快馬傳信帝都,這么大的事,沒法瞞,該匯報還是要匯報,至于以后,多半是要被撤職。
二十九日,鐵桿團沒有北上出擊。
因為張秀才的新六連新兵太多,只能先訓練新兵。
所謂的訓練,什么隊列、兵器使用等等皆來不及,想臨陣磨槍都沒法磨,唯獨訓練一件事:聽號令!
王吒的捅菊花行動,沒打出任何旗號,目的是讓建奴搞不清楚來歷底細,越未知越能帶來恐懼。
但是人一多,問題來了。
在鐵桿團,大家彼此基本都面熟,大部分小頭領間關系親密,所以打不打旗幟沒關系,現在新六連的新兵已過兩千,沒旗幟確實麻煩。
暫時整不來各種顏色的旗幟,沒法使用古代軍隊中常用的紅青黑白等旗幟。
在榆林鋪里找了一些灰布,棍子一撐,用黑炭寫上將領的姓,2000人分成了20個隊,每隊100人,任命一個隊長。
讓100人集中在一起,迅速彼此熟悉。
除了旗幟,最重要命令的便是鐵桿團攜帶的喇叭和銅鉦,吹響喇叭是進攻,鳴響銅鉦是收兵!
所謂的喇叭,跟軍號很接近。而銅鉦,則是大家所熟知的鳴金收兵中的“金”。
提一句,真實歷史,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明朝軍隊已經使用喇叭。
一整天便是訓練一件事,讓新兵們列隊跟著隊長反復聽,反復練,最好能形成條件反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