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三營火力太猛,直接掐滅建奴騎兵想進到二十步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僅有少數沖到三十步,很多騎手在四十步便草草放了幾箭,開始迂回奔跑。
博倫大驚失色,燧發槍原來可以這么玩!
燧發槍前年就有細作從帝都買來過,他知道燧發槍跟火繩槍的區別。
實戰永遠是最快的學習途徑,他抓住了一個重點,海盜的三疊陣,排隊緊密,比什么鳥銃、魯密銃等火器緊密得多,新戰法?
對博倫來說,線膛槍跟燧發槍一模一樣,他還弄不明白為啥燧發槍能有這么準。
海盜的火器種類太多,打法太新!博倫頭都要炸了,消化不了!
號角轉變,建奴騎兵轉向鐵桿團兩側騷擾射箭。
海盜前軍沒法騎兵騷擾,放血放的不是海盜的血,是自己的血!
兩輪下來,執行放血戰術的400騎兵折損三成,智商稍微在線的將領,均會明白要換個方向試試。
新一連新二連的線膛槍占火器比例不足兩成。
殺傷率頓時降低一半以上,建奴騎兵進入節奏,開始歡快來回騎射。
六輪下來,號角響起,又得換地方騎射騷擾。
因為四輪過后,騎兵們再也歡快不起來,對方踏馬的全員披甲,而且甲胄質量遠勝清軍。
六輪之后,600騷擾騎兵掛掉一百多人,而海盜最多三十來人傷亡,嚴重不劃算。
騎兵是富貴兵種,傷亡比步兵大,試問哪一個將領能接受?
王吒在中軍看得一清二楚,感懷不已,數千年來的遠程攻擊武器,弓箭!幾年內必將退出歷史舞臺。
弓箭在冷熱兵器混用時代,依然保持旺盛活力,特別是弓箭技術高的東亞,依靠的優勢是射速快,射擊精準度高。
火繩槍憑借破甲威力大、射程遠,在這個冷熱共存時代,越來越被統兵將帥們關注,應用場景也不斷增加,但始終無法取代弓箭。
燧發槍的出現,特別是密集火力的正確打開模式,弓箭老大哥可以揮淚無憾退居二線了。
弓箭為何比不過燧發槍?
按綜合能力分析,弓箭射速比燧發槍快,密集射擊同樣恐怖!
但燧發槍通過密集火力彌補精準度不夠的弱勢,破甲威力大的優點無限放大,力壓弓箭抬不起頭。
更何況鐵桿團正逐步列裝線膛槍,等戰場上線膛槍成為主流,弓箭會迅速從退居二線,直接告別戰場,以后不過是體育娛樂項目。
戰場僵持,清軍騎兵打不開局面,博倫一咬牙,重新補充到600騎,由圖爾莫領軍,繞到海盜后軍騷擾放血。
“高大柱,帶50名拿56半的特戰隊員,去起義軍那里增援他們。”
硝煙散去后,王吒發現騎兵攻擊的地方移到了后軍,立即命令特戰隊出擊。
建奴的騎兵放血戰術,不斷撕咬,尋找鐵桿團軍陣的漏洞,后軍的起義包衣們確實是軟肋,即便放在后軍也躲不過騎兵的攻擊。
騎兵在古代戰場,機動性優勢巨大,野戰中能從任何地方攻擊。
一支沒有騎兵的部隊,跟對手野戰就好比象棋中讓兩馬,咋下?太難!
這也是中原農耕王朝的硬傷,失去馬場,或者馬政敗壞,帝國離滅亡就不遠了!
起義軍披甲的士兵不足700人,且一半是皮甲,防御箭雨能力有限。
建奴騎兵終于找到漏洞,最喜歡沒啥遠程攻擊力的步軍,他們來回奔跑,甚至沖到陣前二十步的距離,怪叫吆喝著,射出奪命利箭。
2600多起義軍,會射箭的僅有300來人,而且箭法很爛。
三輪放血后,傷亡數量直線上升,好在有現代武器增援。
五十名特戰隊員,分成五組,來到軍陣前沿,砰砰砰!怒火回擊,建奴騎兵的囂張氣焰被撲滅,只敢游弋在五十步外拋射。
“梅勒額真大人,海盜能連發的火器轉移到了后軍!”一名飛騎快速來報。
仗打到這個份上,只能拼了,博倫立馬讓傳令騎兵告訴圖爾莫,命令其發動騎兵沖鋒攻陣,不用再放血,不惜代價沖擊后軍,驅趕起義軍向北逃,徹底沖亂海盜軍陣。
前后夾擊,生死大戰開啟。
博倫馬鞭一指,讓漢軍和包衣們推著楯車攻擊海盜前軍。
能起多大效果,博倫很悲觀,至于攻擊的目的,無非是讓漢軍和包衣們當炮灰,消耗海盜的震天雷和彈藥。
他迷之自信,只要海盜彈藥斷絕,進入肉搏戰,大清的勇士一定能砍瓜切菜。
然鵝,現實是殘酷的!情報的缺乏,以及野戰的自信,讓他決定過河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