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城外實戰理工學院,一間北面的海景房。
夜已深,燈火依然明亮!
房間為三居室,臥室、書房加客廳。
此刻,鐵桿團臺灣省基地的主要行政骨干匯聚客廳,吃完宵夜后繼續爆肝開會!
“侯爺,小人......”黃文友揉了揉攢竹穴,準備開口說問題。
“老黃,你又忘了,咱們是朋友,不用叫小人。”
王吒對于冠軍侯的稱號滿格陶醉,但屬下們自稱小人、卑職之類,他怎么也接受不了,但凡出現,他必糾正。
黃文友笑了笑,繼續說道:“侯爺,屬下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糧食。”
王吒苦笑,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他大肆購買糧食,并在基隆城和即將建好的臺北城推廣耕種現代雜交水稻,但還是出現糧荒。
人口極速膨脹,遠征遼東帶回近十萬解放的包衣和八旗漢軍,通過山東登州府逃難來的百姓已超十萬。
可最大人流不是遼東和山東,而是南直隸江北逃難的難民,五月清軍兵臨揚州,海量難民渡船涌入江南,正好為鐵桿團基地提供充足人力。
截至十月下旬,東渡大海的江北難民接近十八萬!
鐵桿團轄區內的人口,輕松過五十萬!
“侯爺,百姓涌入劇增,不僅糧食跟不上,住房也成問題,目前尚有六萬余人住在窩棚草房。”
申仁無奈攤手,按王吒的要求建設的“土樓”式民居,講究堅固,用料實在,工期想快也快不了。
王吒無言以對,穿越不是風花雪月,談笑間共同富裕!
想做事的話,全都是尼瑪實實在在吃喝住行的民生難題,要安排骨干一個個難題去啃下來。
目前,臺北城即將完工,桃園城在建,竹塹城以及新港仔附近苗栗城完成勘探,正平整地基,半年內,鐵桿團臺灣省基地將是五城同耀,雄視東南!
可傲人成績擋不住人口激增。
“開墾荒地需要時間,現在僅開墾了兩萬多畝地,有仙稻,畝產雖高,但耕田兩年內難上五萬畝。”黃文友嘆息說道。
雜交水稻如今名聲大振,被老百姓稱為仙稻,畝產平均高達500斤!
在古代,河流眾多、土壤肥沃之地,如江南,水稻畝產不過是300-400斤,這可是上等良田的畝產,貧瘠之地栽種的早稻畝產甚至到不了200斤。
可想而知,剛開墾的荒地有此神跡般的產量,對百姓來說,簡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命名仙稻不足為奇。
仙稻威名再響亮,兩萬多畝地,產量僅九萬石,一年兩季十八萬石,遠遠滿足不了五十萬人的口糧。
即便土豆、紅薯、玉米同時在大面積播種,也彌補不了巨大缺口。
五十萬人,一年需要多少糧食?150萬石!
“侯爺,屬下一定努力發動鄉親們,三個月內開墾一萬畝稻田。”
張秀才自告奮勇攬活,他上島后熱情四射,累病兩次,也不減活力!
“老張,你多注意休息!糧食我會考慮的。”
王吒感嘆,現代人太缺乏張秀才這樣充滿理想的工作狂,對工作狂必須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