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三日,社牛茶社迎來一位尷尬的拜訪者。
晉商王登庫。
他隨同清廷使臣孫之獬前來,先去了應天府,又來到松江府上海縣。
孫之獬,王吒根本不見,由無敵去處理。
王登庫算是帝都故人,估計也是清廷深思熟慮的安排。
“王大當家,一別兩載,生意還好否?”
王登庫聽出話里嘲諷之意,苦笑道:“冠軍侯威震天下,令人折服!當日初見,便知侯爺不凡,如今看來,還是低估了。”
“晉商子弟,王家和范家與我有過往來,你領回去便是,對外可宣稱已交了銀子,放心,他們在鐵桿團吃得好,玩得爽,沒吃一點苦。”
遠征遼東,盛京的俘虜里,王吒一直沒留心,原來有十幾個是晉商子弟,盛京有晉商的商號。
最有意思的是,范正堂居然在其中,他掩藏身份,謊稱是商號小廝,直到押到基隆城后才暴露。
山西總共有八家晉商跟建州女真交往甚密,保持長期貿易關系。
“多謝侯爺念舊!我代表范家感謝,永記侯爺恩情!若以后有需要王某與范家協助,盡管開口,能做到的,王家與范家定當竭盡全力。”
王登庫激動抱拳表態,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冠軍侯一如以往,為人灑脫仗義,從不拘泥任何世俗規則。
“其他家族子弟,五百兩銀子一個,雜役仆人等統統五十兩銀子一個,王大當家過來,這個面子我肯定給。”
王登庫眼睛濕潤,感慨說道:“當今天下,唯有兩人最知商人艱辛,能體諒商人之不易。”
咦!啥意思?王吒一愣,王登庫怎么會如此感性?
“怎么說?”
“當今天下,冠軍侯善戰,無須小人多說。但當世少有人知,侯爺乃商業奇才,精通商賈之道,廣納能工巧匠。
侯爺工坊所造商品,不僅在江南風靡,在北方同樣銷售火爆。”
王吒笑了笑,商人的視角并不遜于政客,某些方面比當今政客更敏銳,王登庫明面是在奉承,實際指明鐵桿團不缺銀子,自然裝備精良。
“另一位是誰?”
“好教侯爺知曉,小人近來發現江南又出一個奇人,他不僅發明肥皂和雪花鹽,還才華橫溢,文章有大家之范!”
“都有啥文章?”
王登庫從懷里掏出一本皺皺巴巴的書,可見鐘愛至極,攜帶在身,時常研讀。
《經濟社文編》?
王吒傻眼,古代有能人在研究經濟學?
再細看,心中吐槽!
尼瑪,署名司馬建,這貨開始逐漸占領思想領域了!
王吒翻開書,一目十行,快速瀏覽起來。
《商富論》、《供應與需求》、《何謂剪刀差?》、《人口增長》.......
怎么說呢?雖然相處不悅,已成競爭對手,但司馬建傳播現代經濟學思想,王吒還是很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