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兄,鐵桿團的兵力不足,沒辦法分出一半駐扎上海或杭州。”
王吒心累,各方勢力拉攏他,都想要鐵桿團這把尖刀。
東林黨想要完整的尖刀聽從史可法指揮,什么時候打、打誰由他們部署;
勛貴們同樣也想要尖刀加入他們,利益共享,硬仗尖刀上;
興華會委婉一些,估計心里合計過,要完整的尖刀難度大,因而提出想要一半配合他們。
“兵力不足?”
司馬建心生疑惑,他收集到情報,鐵桿團在臺灣省,人口估計已過百萬,打造一支三萬至五萬的軍隊,應該綽綽有余。
“是,鐵桿團真正有野戰實力的不過一萬二千人,能擔任輔助作戰的不超過六千,其他跟團練民兵沒啥區別。”
王吒說的倒是實話,鐵桿團精銳是二營、三營,兩場戰役下來,帶動新一、二、三連成長不少,再包括石勇的新七連,確實在兩萬左右。
不過王吒有所保留,五營以工匠兄弟們為主,沒出征過,但他們的訓練可不少,擅用火器,戰力就等著一兩場大戰來檢驗。
新六連基本由翻身奴隸組成,人數眾多,別看沒戰斗經驗,可他們真打起來,血性十足敢拼命,曾經在遼東以身體堵戰馬,是一支恐怖的潛力股。
“兩萬人分出一萬駐扎上海或杭州,不行么?此兩地皆臨海,配合你的船隊,靈活機動,能有效牽制建奴。”
“估計得一年后,才能分出一萬人,你們不知道我出兵打紅毛么?”
“出兵打紅毛?”林芝鯊驚駭,不由自主插話道。
興華會二月份收到消息,荷蘭人試圖進攻基隆城,被鐵桿團的岸防炮轟走,且在海戰中失利。
但他們還沒得到消息,鐵桿團主動攻打荷蘭人。
“是的,年初我帶兵收復臺南。”
“啊!”,“什么!”......
興華會眾位當家人,驟然聽到鐵桿團出兵收復臺南,瞬間表情各異,全是難以置信的模樣。
“諸位,新打下的地盤需要軍隊駐防,一年內在下確實有心無力,派不出精銳部隊。”
司馬建心情糟糕透頂,再怎么努力提醒自己要鎮靜,也難以驅散負面情緒!
收復臺南意味什么?
意味鐵桿團已經占領整個臺灣省,有足夠的土地消化遷入人口,勢力必將猛增。
為什么發展得如此快速!有沒有天理?
“賢弟,建奴半年內必有大動作,盡快練兵,江南局勢需要你相助。”
司馬建明白自己的打算落空,只能厚著臉皮催。
王吒暗忖,司馬建所言不無道理,清廷當前經濟一團亂麻,養不起數目龐大的軍隊,唯有出兵劫掠。
但是,他的軍事戰略方針不會因此改變,鐵桿團不能分兵,除了留守臺灣省的一半部隊,所有精銳必須捏在一起。
建奴若開啟戰事,鐵桿團會擇機攻打,不用在乎南方一城一池的安危,專選建奴主力干,一次干掉一支建奴精銳,看他們以后咋辦?
建奴承受不了主力精銳的損失,損失大了后,內部必自崩,各路降軍會毫不猶豫反正!
“司馬兄,從軍事角度看,鐵桿團不應留守某地,而應該像一把尖刀,尋找戰機,直接捅建奴精銳主力。”
王吒侃侃而談,淳厚子與林芝鯊尚能認可,但大部分興華會的人卻認為鐵桿團獨立桀驁,不管會中兄弟死活,包括司馬建。
根源上在于興華會眾人先入為主,把鐵桿團當作下屬武裝部隊。
火將軍心中不滿,發難道:“當年,天師與大伙兒商議,對付建奴,一是堅城固守,消耗建奴;二是依托山區游擊作戰,襲擾建奴,積小勝為大勝。
建奴主力野戰部隊,必有精銳騎兵,副會長不會認為鐵桿團偷襲遼東,打的是建奴主力吧?”
王吒郁悶,尼瑪!任何討論,別帶情緒,理性思考,但凡心中有怨氣,各種解讀層出不窮,溝通成本巨大!
他有些后悔,不該解釋這么多,副會長一職真是個坑,大家定位為合作伙伴多好!哪有那么多破事?
“諸位,我希望興華會把鐵桿團當成合作打建奴的伙伴。當副會長,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參與會中事務,其實對興華會發展幫助不大。”
王吒想明白了,當副會長是在和稀泥,沒那時間成天跟話事人們討論這討論那。
“賢弟,愚兄是希望把興華會的所有力量匯聚到一起,共同對付建奴,鐵桿團有水師船隊,能出其不意,奇襲建奴。
這是優勢,以后作戰會重點考慮謀劃,大家攜手與共,何愁建奴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