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二年,西元1646年,深冬。
實戰理工學院,三居室海景房,整個鐵桿團的指揮總部,團長官邸。
王吒一直沒時間建自己的豪宅,當然在鐵家村,鐵敢爺爺居住的奢華堡樓里,他有一套大三居室,但一年過去住的時間不超過七天。
所以,實戰理工學院的海景房成了總部。
“十二月二十六日,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日子,今日第一座轉爐正式投入使用,鋼鐵年產量以后將會是數十億、數百億斤!”
王吒激動宣布,基隆城鋼廠的轉爐煉鋼試驗成功!
直接跨過第一代酸性轉爐煉鋼,成功推出第二代堿性轉爐煉鋼。
穿越者福利,就是這么傲嬌!該規避的坑,一定要避開。
何謂轉爐煉鋼?
實際上坩堝煉鋼就是轉爐煉鋼的前身,轉爐可以看作是一個超大坩堝,再在外面包一層鐵殼而已。
轉爐內襯為一層厚厚的耐火磚,安裝在旋轉的水平軸上。將熔融狀態的鑄鐵從上方倒入其中,然后通過底部的特殊管道向內部注入加壓的熱空氣。
原理很簡單,就是把空氣從轉爐底部吹入熔融的鐵水中,利用空氣中的氧和鐵水中的碳發生反應來降低鐵水的碳含量。
實戰理工學院已經培養了大量機械人才,在知道原理后,并且有從現代帶來的技術資料作輔助,第一座煉鋼的轉爐容積造得足夠大,每次產鋼量高達六噸。
轉爐煉鋼,是真正意義上標志著由鑄鐵和青銅時代進入鋼鐵時代!
坩堝煉鋼法,或者攪拌炒鋼法,產量有限,鋼的價格昂貴,并不能算作進入鋼鐵時代。
鐵桿團現在用坩堝煉鋼法產鋼,產出的鋼主要用于軍工槍炮制造,可蒸汽火車從機車到鐵軌皆需要大量鋼材,產能嚴重跟不上。
第一次工業革命,實際上是轉爐煉鋼法誕生后才正式開啟,沒有鋼鐵的支撐蒸汽動力普及不了。
準確描述第一次工業革命,叫蒸汽時代并不是很妥帖,應該叫蒸汽鋼鐵時代!
動力與材料缺一不可!
缺掉一塊,都是殘疾,推動不了工業革命!
問題來了,什么叫堿性轉爐煉鋼?
轉爐煉出鋼是一次重大飛躍,但這種煉鋼法對鐵礦石的要求高,硫磷雜質必須得少,煉出的鋼的質量才高。
另一時空的例子非常有說服力,英國的鐵礦石和煤炭品質優良,所以他們煉出來的鋼材質量處于領先地位,造出的槍炮質量自然要強于其他歐洲國家。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天賦,讓英國在工業革命初期獲得競爭優勢,對于殖民地搶占意義重大。
堿性轉爐煉鋼法的發明,給德國帶來機會,他們煉出的鋼終于能跟英國媲美,甚至超過,于是德國逐漸成長為軍工強國!
言歸正傳,第一代轉爐的耐火內襯是酸性的材料,嚴重影響鋼的質量,由白云石和焦油混合而制成的堿性耐火磚應運而生。
白云石這個東西在古代并不罕見,陶瓷匠燒制陶瓷的時候便會用到,所以這不是問題。
而焦油就是悶燒焦炭的副產物,讓工匠悶燒焦炭的時候收集就行,這個也不是問題。
因而,這次基隆鋼廠的轉爐煉鋼工業不必再走一遍酸性煉鋼的錯誤道路!
直接跨越!
海景房客廳內,除了東方亮、無敵與天真外,坐滿了鐵氏鋼鐵集團和左氏鋼鐵集團的大佬,以及幾個行政官員。
左家現在的鋼鐵產量雖不足鐵家的十分之一,但左堂是王吒當年在帝都工部摸魚的親密戰友,曾合作一起煉鋼與造玻璃,左家至今的發展相比潘家園時期可謂是火箭速度騰飛。
鐵敢的大伯異常興奮,回味王吒說的豪言。
“數十億斤百煉鋼,我的乖乖,一斤鋼至少賣二兩銀子,數十億兩銀子!不敢想啊!不敢想!”
王吒暗笑,產量大幅提高后,每斤鋼的價格當然會大幅下降。
“大伯,產量提高后,鋼的價格要調整,第一步會調到一斤一兩銀子,然后逐步降到兩錢銀子左右。”
“啊!鐵敢,可不能這樣廉價賣,虧大方了。”
鐵敢大伯一臉慌張,價格一下子降到十分之一,平白少賺數十億兩銀子,如何能接受?
帝都時期的雁舍書齋掌柜黃文友,現在就好比是鐵桿團管轄地的戶部尚書,他微笑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