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藩率先被劫掠,且攻打基隆港是薩摩藩極力鼓動,島津家族責無旁貸,只能主動請纓,擔任敢死隊統領。
“迫擊炮,第一輪試射,一定要拔掉倭寇的青銅炮。”王吒陣前大吼道。
倭軍青銅炮已就位,正準備發射葡萄彈,一旦打過來,百步距離,勢必大范圍殺傷鐵桿團。
轟!轟!轟!
迫擊炮第一輪試射,就轟翻一座青銅炮,一百七十步距離太近,迫擊炮炮兵很容易找準位置。
迫擊炮陣地距離鐵桿團最前排隊伍僅五十步,因為是小口徑迫擊炮,機動性非凡,可以隨時部署在合適位置。
轟!轟!轟!.....轟隆!
五輪過后,倭軍二十一門青銅炮成廢銅,還轟中一個火藥桶,形成殉爆。
“fire!”克魯斯瘋狂大吼,打紅眼了,他只想回擊一兩炮,一直被轟太憋屈!
轟!
倭軍青銅炮終于轟出一炮。
然而,第六輪迫擊炮再次襲來。
克魯斯眼前一黑,身邊助手被氣浪轟起,重重砸在他的身上。
“八十步距離,開火!”
鐵桿團前排指揮官大致評估了敵人的距離,大聲高喊命令。
倭軍燧發槍方陣壓了過來,他們的將官并未下令開火,因為丑國上尉克魯斯說過,要走到五十步距離才能開槍,燧發槍槍陣越近殺傷力越強。
砰!砰!砰!
為什么?一個倭軍將官胸部中彈,仰面倒地,臨死前心中發出不甘的疑問。
為什么名國軍隊的火器隔八十步就先開火,命中率還如此之高?
不能完全弄明白對方武器裝備,貿然決戰,是多么愚蠢的決定。
比較重要的原因在于,基隆一戰,面對面遭遇現代武器的倭寇不是被擊斃,就是被俘,對神銃認識不足,對線膛槍的認知也不多。
鐵桿團攻入摳朽島這段時間,給倭軍印象最深刻的是名國軍隊有開花彈,有威力巨大的火藥。
也有將士反饋,名國的火器犀利,似乎很有準頭。
但藩主們的評估,名國的開花彈火炮很少,火器比例也不算高。
而且他們學到了燧發槍密集射擊,明白了燧發槍打開的正確方式,提升了野戰的信心。
事實上,評估很到位,迫擊炮總共只露面二次,一次鹿兒島,一次佐賀。
至于火器比例,王吒一直在精心偽裝,風風火火四處劫掠的戰斗,火器比例不會超過三成。
線膛槍、噴子等火器被大量隱藏,裝在四輪馬車上。
這是兩年來,王吒悟出的釣魚戰術!
遼東一戰后,他敏銳發現,景軍以及跟他有矛盾的南名勛貴,全部避戰,絕不主動挑戰鐵桿團。
道理很簡單,鐵桿團火器強大,打得遠、射得準,還有能連發的神銃,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打仗的學問,說簡單也挺簡單,目的就是要消滅敵人的主力,可敵人不主動應戰,躲著打,或全力防守,沒啥好機會一戰大面積殲滅敵人。
來到全新的戰場,敵我雙方了解不全面,不通透。
王吒自然要玩釣魚戰術,把大魚釣出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