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先生,我全權代表冠軍侯,教會來基隆,所為何事。”王吒平靜開口道。
“聽聞冠軍侯仁義無雙,待民如子,敝人受教會所托,前來臺灣,欲創建教堂,向百姓傳播神的關愛,讓世間寧靜,再無紛爭。”
南懷仁面如止水,同樣平靜回復。
王吒笑了笑,讓世間寧靜、再無紛爭這些大道理,每一個宗教開創者會有這樣的胸懷,但宗教慢慢組織化之后,大部分信徒都不具備這樣的胸懷。
名朝時期,主要是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試圖進入東方大國。
另一個分支,即基督新教,也就是帶英信奉的宗教,剛穩定自己的地盤沒多久,暫時沒有傳播到名國朝的計劃。
為什么呢?道理很樸素,傳播是花錢的,投資得有收益。
天主教出資派遣傳教士到名朝,起初也試探過,以澳門為依托,在廣東建教堂收信徒。
但遭遇巨大的抵觸,原因是啥?教會要求信徒不得再拜孔子,不得拜祖先,能不劇烈抵觸么?
教會花錢,見不到收益,當然得及時止損,于是暫停廣建教堂收信徒。
天主教的收益是什么?
傳教與殖民結伴而來,相輔相成,傳教是表,殖民是里,收益來自殖民!
傳教有抵觸,如若實力強大,自然能用槍炮教育抵觸的異教徒,強行傳教,可東方大國名朝時期太強大,他們打不過。
不是沒試過,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紛紛出手試探,紛紛敗下陣來而已。
別說東方大國他們打不過,就連倭國他們也奈何不得。
殖民不了,傳教也傳不了,咋整?
教會很靈活,改變經營策略,不能鋪開建教堂,先開一個小教堂,不求傳教,只求當間諜,收集名朝情報,竊取華夏思想、文化和技術。
為啥要這么做?而且是放低身段這么做。
當然是有利可圖,你見過傳教士在世界傳教,會專門在一個國家潛心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潛心研究這個國家的哲學,然后按這個國家的文化大量修改教義么?
而且精心包裝,取這個國家文字的姓名,穿這個國家的服飾,有這樣傳教的么?
甚至于真神的稱呼竟然都要改,膽子大到這一步,限制放寬到極致,圖啥?
原因很簡單,東方大國先進!竊取來的思想文化和技術收益大!
否則誰愿意花巨資來中國,學中文,收集中文書籍,賄賂中國官員?
傳教么?傳授先進技術?有病!技術若先進,早殖民了!
崇尚殖民的時代,會如此溫和的過來交流文化,傳播先進知識?
現在的歷史書,乃至百度百科仍然在美化名朝中后期傳教士的形象,過分到無語。
從馬可波羅時期,到名朝中后期,西方頭腦很清醒,自己落后,該學得學,該竊取一定要竊取,反正搖身一變,都是西方的。
有一點得佩服,西方在大海航時期,學習能力確實強,吸收和竊取過來的思想、文化和技術,能充分消化,并徹底爆發,率先點燃科技樹。
王吒對教會套路再熟悉不過,淡然說道:“南先生,開教堂,可以啊!華夏向來包容,歡迎朋友們過來交流文化與技術。”
南懷仁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傳聞冠軍侯崇尚貿易、喜歡科技,果然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他立即獻上彩虹屁,道:“閣下思維深邃、目光遠大,令人欽佩!”
王吒暗笑,我還沒說完,馬屁功夫一般,不善把握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