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泰西諸國是真被打怕了,他們的策略是接觸為主,要掌握全面的情報才會動手,不可能再犯錯,知己知彼,全世界軍事通用法則!
王吒細分析,始終不見史明法與張世澤等人,也不是相處之法,想封就封吧,都在臺灣,總不可能不搭理他們。
統統抓起來?他沒有當皇帝的激情,也對有交情的人下不了手。
順其自然發展,反正王吒會終結皇權,但不會用暴力終結!
他一紙書信,讓鐵家的人代為接受封賞。
實際上,王吒低估了大臣的政治動機。
封海王是表象,以“欽差大臣”運作的重臣們,要實現政治意圖。
他們的目的是要面見海王,夾帶自己的政治主張,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力。
首先,最為政治正確的主張,是勸說鐵桿團收兵。
遼東沒有戰略價值!
五年前,鐵桿團打遼東,收獲政治聲望,鼓勵民眾抗景,威懾景奴,讓其不敢南下,打得好,打得正確。
然,時過境遷,如今打遼東,不過是徒耗國庫,所獲甚微。
當然也沒有什么所謂的國庫,可耗費你海王的家財,我們也心痛,這些財富說不定以后朝廷能分一杯羹。
至于姜瓖,自生自滅吧,能消耗一些景朝國力,便是他的價值。
其次,提醒海王關注民生,先穩定臺灣海南,再考慮對景用兵。
道理很明顯,新涌入臺灣海南的難民有數百萬之眾,得解決他們的生計,得有活干,否則會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怎么解決?
落難大臣們多次聚會,深入分析,反復辯論,他們得出解決方略:
土地變革!
具體說,就是土地重新分配。
最早來臺灣海南的百姓,鐵桿團統一按每個成年男丁三十畝分配。
大善之政,落難大臣與大部分儒生均承認,冠軍侯愛民!
但是,所有政策都應該要解決現實問題。
數百萬人如何安置?
最為穩妥的消化方法,便是原來每位男丁的三十畝地,分出一半出來,問題迎刃而解!
最早來臺灣海南的農民已經很富裕,田產減半影響不了他們什么。
是的,大臣就是這么認為,反正已經脫貧了,有銀子了,減少一半收入,這些人餓不死,且比江南的農民過得好。
他們有抱怨,但不會反抗,不至于出現民變,這便是新土地政策的重要立足點。
而且,各地地方官員可以做農民思想工作,共渡難關,打完景奴再變回原來的三十畝。
完美得一批的土地解決方略!
落難大臣和儒生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直接且快速見效的政策了。
最后,委婉表達朝廷設立樞密院的優勢。
樞密院是幫助海王,分析時勢,尋準戰機,確定戰略的好幫手!
要想讓王吒支持樞密院工作,這樣的描述,必不可少,樞密院是幫海王打勝仗的部門。
至于以后如何發展,權力如何制約,那是以后的事!
反正,樞密院會做好海王的好謀臣,好后勤!
四月二十三日,李國助率二千人前來助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