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酉時,青泥洼。
王吒宴請欽差大臣一行人。
何騰蛟初次見王吒,眼神復雜,好一個年輕的將軍!
俊朗容貌,劍眉星目,英姿勃發!如果身體無礙,放眼天下,誰能與其爭鋒?
生子當如冠軍侯!
史明法有些許唏噓,王吒應已痊愈,身板挺直,渾身散發出活力。
當年少年郎,如今青年將!
不變的是笑容,不羈中充滿自信的笑容!
張世澤思想劇烈起伏,到遼東幾日來的見聞,可用震撼來形容,他心中天平慢慢向王吒靠攏。
鐵桿團北伐,哪是什么打仗?分明是在建設!
最初,他們幾人憂心忡忡,一致斷定,鐵桿團多半已打到盛京,一定要讓海王撤回來。
誰曾想,兩個多月,鐵桿團絲毫未北上,就待在金州。
酒過三巡,大臣們看到的事,和想象的事有天大的出入,內心反復斟酌后。
史明法率先開口,問道:“不知海王屯兵不動,是何用意?”
王吒臉抽了一下,每個細胞都在抗拒,海王稱號難道要伴隨一生么?
“閣老,小子年紀輕,無須稱呼海王,您還是如以前一般稱呼我即可。”
史明法擺手,嚴肅說道:“朝廷禮儀不可廢!”
王吒放棄溝通,史明法是典型的老古板,千萬別跟他較勁。
“威逼景奴,解困姜瓖。”他言簡意賅,總結道。
“大同與遼東相隔大海,過了大海還有近千里,如何能解困?”張世澤說出眾人疑惑。
“嘿嘿!我去了趟天津,然后打樂亭、昌黎,最后到山海關南面轉了一圈。”
王吒燦爛一笑,宴席一側,鐵桿團將領個個喜形于色,與有榮焉。
張世澤、史明法、何騰蛟皆錯愕!
好一個海王!景朝京畿重地如若無人之境,肆意劫掠。
“水師運用之妙,老夫佩服!”何騰蛟的確打開了軍事思路與視野,收獲尤豐。
他作為湖廣總督,軍政一把手,自詡知兵,今日看來,當世名將確有高人之處,以前小看軍人了。
坦率講,這批失敗的落難高官,在臺灣待了一段時間后,進步很大!
一是有充足時間反思自己,二是臺灣海南新奇的東西太多,蒸汽機帶來的變化翻天覆地!
人這種生物,學習能力超乎想象,就像古代人孟小玲和天真去現代旅游十幾天,手機玩得特溜,還會開車......
“不知姜瓖那邊如何?”史明法有些擔憂,鐵桿團戰術是打出來了,效果如何仍未知。
“景奴已在北直隸,從山海關到天津,集結大量精銳,幾乎可以斷定,他們沒有足夠的兵馬去打大同。”王吒自信定論。
何騰蛟使了一個眼色,身邊一位中年官員會意,試探道:“海王,既已解困大同,何不班師回臺?
北伐靡費甚巨,臺灣海南數百萬難民生計維艱,急需錢糧,望海王三思!”
王吒淡定微笑,該來的還是會來,史明法和何騰蛟估計有些疑問,便由他們的心腹先跳出來。
“各位大人,難道沒看出來么?此次來遼東,不會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