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急壞了爭世王和張世澤!
爭世王沒趕上遼東半島東岸的追擊,他也不看上遼東半島東岸,那里人煙稀少,沒啥撈頭。
一聽說打蓋州,擔心反應慢,連熱乎的那東西都吃不上,當即率領五千人同行。
五年前打到盛京,所獲甚豐,可鐵桿團咋就停止腳步了呢?
他心悶,他不甘!
于是不聽竇剛勸阻,派騎兵查探海州,一探嚇一跳,空城一座,不行啊!再不動手,人與財貨全沒有了!
就這樣,爭世王自己帶隊,一路向北挺進。
張世澤倒是不求財,也不對,不那么求財!
他求的是名!直搗黃龍,攻入盛京,名振天下,青史留名!
誰也別拉我,我要干一大票。
張世澤領五千人不遑多讓,針鋒相對,誓要做第一個打進盛京的軍隊。
他在遼東半島抓俘虜,沒功勞也有苦勞,王吒在戰利品中分了一千匹戰馬給他。
所以,英國公部有自己的騎兵,九月十三日,幾乎前后腳,與爭世王攻入盛京。
當然,攻了個寂寞,啥也沒有。
兩人在盛京發愁之際,正是王吒在遼東長城東北段搞事情的時候。
離新安堡約五里處的山谷,以及四周山林里。
鐵桿團斥候與野人女真部的獵人激烈交手,談不上慘烈,人數規模也不大。
不過,兇險頻頻。
野人女真弓箭不斷,鐵桿團弩箭還擊,時不時還有左輪槍清脆的槍響。
隨著前鋒部隊的眾多五人小組加入戰團,人數絕對領先的鐵桿團,緩慢蠶食推進。
前鋒隊總共900人,由王吒親率,后隊3900人,則由老孟領隊,還帶得有300匹馱馬。
第一個墩臺!
王吒從樹林中走出來,前方小路百米處,矗立一座約9米高的四方形青石墩臺。
何謂墩臺?
跟長城烽火臺結構幾乎一模一樣,若有城墻相連,習慣叫烽火臺而已。
用現代大白話說,就是碉堡。
新安堡這一截長城,大部分城墻已經消失,殘留一些低矮土垣。
幾十年光陰,城墻的磚石,成了附近村莊搭房子的最好建材。
墩臺能保留,是因為一可以住人,二能當軍事小堡壘。
“喊話。”王吒按計劃下令。
攻取遼東長城沿線城堡,他計劃勸降野人女真部落,否則在山林中一直纏斗,確實讓人頭疼。
漁獵部落的獵人,野外生存能力爆表,他們能數十天游竄在樹林里,瞅準機會射冷箭。
既然是被景朝連抓帶哄從奴兒干都司遷到遼東,為啥不能勸降讓他們重投名朝?
嗖!嗖!嗖!
勸降喊話迎來的是陣陣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