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交通和城鎮搞起來,他愿意與瓦爾喀部這樣的部落分享。
“未來,本侯會建學堂,開醫館,瓦爾喀部的小孩能進學堂,老人生病能有郎中診斷。”
“冠軍侯,您說的這些,是真的么?”丹達再怎么喝酒,也難以相信,誰會無緣無故給人分好處?
“丹達,侯爺什么時候說話不算話?”石勇不高興,居然敢懷疑冠軍侯。
丹達沒敢再說話,冠軍侯能干掉景朝十幾萬大軍,豈是他一個小小牛錄該質疑的?
“哈哈,無妨!從新安堡開始,你們既然愿意加入鐵桿團,明日起,即可下山,去九連城,或者黃骨島堡居住,每個男丁分三十畝地。”
王吒向來不在意別人質疑,丹達不相信,多正常的事!
說得再如何天花亂墜都沒用,得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丹達既已降,冠軍侯還親口允諾,其實他談不上什么質疑,只是覺得太過離奇,脫口而問罷了。
當即應承下來,部落中的人不做奴隸也是萬幸,投降的人聽憑安排。
九月二十六,鐵桿團休整一日,準備繼續攻打下一站:東北方向,約八十里的叆陽堡。
擺在丹達面前,有兩個選擇。
其一,帶領新安堡的人,全部遷往九連城,冠軍侯兌現承諾,分田給他們;
其二,當說客,前往叆陽堡勸降。
昨日一宿難眠的他,思緒難定,忐忑不安,冠軍侯描述的前景,一個剛投降的人,不可能會全信。
但鐵桿團的恐怖戰力,他是實實在在看在眼里。
所有士兵,不是拿著他沒有見過的火器,就是拿著一種威力奇大的弩,人人強壯矯健,全是精兵。
叆陽堡的同族守軍,萬難抵擋。
冠軍侯很大度,沒有強迫他去當說客,但新安堡必須要搬走,這好理解,鐵桿團在前方攻城,誰會放心在后方安置一支剛投降的部隊?
“大人,丹達原當說客,勸降叆陽堡。”
想不明白道理的丹達,至少不愿意看到叆陽堡同族守軍慘敗投降,少死一些人,終歸對部落是幫助。
“好!我給你一支神銃,名喚左輪槍。”
丹達瞪大眼睛,雙手顫抖拿著左輪槍,神器啊!這就是讓他手下傷亡慘重的神器!
“你去給叆陽堡守將演示,問他能否抵擋得了左輪槍的攻擊,提前投降算起義,本侯有賞,瓦爾喀部以后將設為瓦爾喀衛,與景州衛同級。
抵抗不敵投降,必罰!去吧。”
王吒心里很清楚,描述未來前景只是種一顆種子而已,若想要瓦爾喀部歸順,靠的是武力與實力震懾!
道理很簡單,瓦爾喀部要權衡,因為歸順冠軍侯,必然會承受景朝的憤怒。
丹達不再患得患失,跟高大柱學習左輪槍的使用,一個時辰后踏上策反起義之路。
沒錯!這就是王吒的策略,凡是提前投降,皆是起義,跟著鐵桿團一塊兒打景軍。
是成為功臣好?還是被迫投降好?古代人并不傻,即便是古代的部落也明白這個最簡單的政治道理!
景朝在遼東和奴爾干都司,并不是鐵板一塊,針插不入,水潑不進。
相反,野人女真部落跟景朝的矛盾,其實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