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桿團海軍數百艘風帆艦船出現在海壇島東面海域。
沒有引起一絲恐慌!
為啥?海壇島沒有景軍駐扎,景朝嚴格的海禁政策,致使島內人煙稀少。
僅有數百流民,以及屬于十九芝鄭家旗下的海船和小股部隊。
二艘鄭家的小帆船迅速離開島嶼,前往金門稟報軍情。
“按計劃行動,東美村留下二千人,其余開赴蘇平鎮。”無敵大手一揮,豪邁無比。
東美村位于海壇島東面,是一處小港口,將留下三營和一營各一千將士。
蘇平鎮則是島的北面,渡過海峽即可攻打福清。
海峽最寬處約五十里,窄的地方也就二十里,可登陸地點眾多。
鐵桿團和無敵團的大旗飄揚在海壇島蘇平鎮,此時的福清卻無任何反應。
休整一日后,大軍登陸福清東面四十來里的一處小港灣。
說是登陸,更像是軍隊演習。
王吒還特意參與海軍陸戰隊的十里泅渡,訓練效果顯著,八百陸戰隊情緒飽滿,體力充沛,登陸后明顯能投入激戰。
但是,無任何敵人可攻擊。
海禁,其實就等于放棄海岸線,鄭巨木能在福建泉州府一帶積蓄力量,壯大隊伍,便是源于景朝的海禁政策。
當然,景朝沒有能戰的水師,這是無奈之舉。
海禁的好處在于扼制貿易,掐斷物資往來,最顯著的效果便是糧食!
鄭巨木的武裝力量跟鐵桿團一樣,糧食短缺。
二月份還從鐵桿團買了五萬石糧食應急,之所以能買到糧,是王吒出征東北前,特意交待林度的特例特辦。
友軍中,鄭家有的是錢,可以按鐵桿團收購糧食的價格賣給他們,數量不得超過五萬石;
而浙江的張煌言,可借,但數量不得超過三萬石;
至于興華會,必須得見到銀子才能發貨,數量也不能超過三萬石。
臺灣同樣缺糧,能幫的也就是這么多了,數量再大,恕難支持!
為什么自己困難也要援助?道理很簡單,軍事武裝力量一旦缺糧,再紀律嚴明的部隊也會成為兵匪,四處搶糧劫掠,無差別的搶。
即便同是抗景部隊,照樣內訌!
鄭巨木去年年底就發兵廣東潮州府,不打不行,沒糧了!
鐵桿團與無敵團,雙團組合,一萬余人登陸后,向西挺進十多里,福清守軍終于明白誰來了。
媽呀!鐵桿團來了!跑啊!
福清、長樂兩縣守軍沒有任何抵擋的念頭,高速向福州逃竄。
福州城內,巡撫張學圣和總兵馬得功等一眾軍政官員緊急開會,商量如何逃跑。
不商量逃跑,商量守城么?
阿濟格都一敗涂地,綠營哪敢應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