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墟山,噬魂洞,寫著“生”字的凸面圓盤內,一片漆黑。
“阿彌陀佛,小僧無意闖入貴地,愿結一善緣!”
明知和尚從有光的噬魂洞突然進入凸面圓盤內,什么也看不清,就覺得四周空蕩蕩的,便對虛空開口說了一句。
心中卻在想著:“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真的是有些怕啊,這什么鬼地方啊!”
另外說一句,明知和尚是雙手抱頭進來的,他和沈逸塵一樣怕頭撞墻,畢竟他先前吃了好幾個腦瓜崩!
等了許久,明知和尚什么都感覺不到,無風無聲,寂靜漆黑,他就呆呆的一動不動站在最初的地方,唯一的變化就是雙手不抱頭了,變成了雙手合十,拜佛之樣。
當一個人長期面對黑暗,內心再強大,心中再無懼,也會感覺渾身不自在,這是人長時間在光明中突然轉入黑暗的本能反應,因為他在黑暗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明明只是一會兒,黑暗中的人卻覺得熬了很久很久。
明知和尚有些扛不住黑暗帶來的那時光流逝的虛無感,決定看一看四周,周身金光一閃,便見明知和尚雙手合十的手上方出現一個金黃色的光球,雖不及黃汐怡的寶物那么亮,可看看明知和尚的周圍還是很清晰的,明知和尚壯著膽子四周轉了一圈。
這個凸形圓盤內的情況也很簡單,也是一個圓形空洞,中間不是方形的石臺,而是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臺,圓臺也突出一部分連著一個石壇,石壇內有一顆球形珠,在不停的旋轉,材質似玉非玉,似翡翠也不是翡翠,有幾分像玻璃,周圍墻壁的所有物質和噬魂洞中一樣,均流向球形珠所在的石壇,然后流入地下。
“阿彌陀佛,小僧只是從大洞進入了小洞而已!”
明知和尚環四周繞了兩圈后,坐在了圓形石臺上,小聲自語著。
內心卻嘀咕著:
“阿彌陀佛,終于遠離了仇恨浮塵寺的那個惡人!”
明知和尚待了一會,起身又轉了一遍,確認沒有出路后,重新坐到了圓形石臺上,自語道:
“阿彌陀佛,也不知沈施主和黃施主怎么樣了?會來救救小僧嗎?”
遂在石臺邊緣盤腿而坐,打坐入定了……
明知和尚沒發現,他入定后,石壇那不斷轉動的球形珠,突然將底部轉向了明知和尚,靜止不動,球形珠中間張開了一條縫,里面有一個白色圓形珠,整體一看就像一個眼睛一樣,在偷偷的看著明知和尚。
“一千多年了,怎么進來一個和尚,這……”
再談談明知和尚念念不忘的沈逸塵和黃汐怡。
沈逸塵在意亂情迷中,將世間最美之景近距離的欣賞體驗了一遍,當兩人將內心最原始,最難以忍受的欲望釋放在那最美妙的一刻后,兩人氣喘吁吁,躺在方形石臺上。
一處圓形空洞內,一個方形石臺上,一個散發著強光的光球,一把青綠色玄玉劍,兩個一絲不掛的人和散落滿石臺的衣服,其中一件正好扣在光球上,使整個光芒變得朦朧而神秘!
沈逸塵因胸口的乾坤玉佩一直散發著絲絲涼意,狂亂之后,他此刻意識漸漸的清醒,而黃汐怡此刻醒了,又累又暈,那失去東西的后遺癥還是很明顯的!
“這靈墟山中的東西還是那么熱,那么圓,那么軟,還那么挺!”
沈逸塵一邊手中摸著什么,一邊內心自語著。
片刻之后,沈逸塵又說了一句,不知道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黃汐怡說的!
“剛才你那么主動撲我,現在該我主動了!”
當沈逸塵和黃汐怡再次忘乎所以時,他們沒有發現此刻石臺上那似水非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流動的物質,此刻流動的速度在慢慢的減緩,更不知道此時的明知和尚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明知了!
明知和尚所在的圓洞內,那個類似眼睛的球形珠,靜靜地,悄悄地看了明知和尚很久很久。
“一千多年的一次機會,竟然來了一個和尚,如其佛心堅定,我會不會被困在他的身體里?”
球形珠有意識的思考著。
“算了,總比在這暗無天日的鬼地方強,搏一搏,我就不信我族千年之后還是擺脫不了命運!”
球形珠應該是下定了決心,之后便出現在了明知和尚的頭頂上方,浮在半空中,一縷悄無聲息的氣息慢慢的從明知和尚頭頂進入了他的身體內。
圓形寂靜的空間內,明知和尚盤坐入定中,等待沈逸塵來救自己,洞內依舊一片漆黑,黑暗中一個球形珠在不斷的向明知和尚的身體內輸送著什么!
當明知和尚入定中有所警覺時,醒過來發現自己的身體內多了大量的莫名的邪惡氣息,那邪惡氣息跟非人非鬼那一半黑衣惡人的氣息類似,明知和尚趕緊運功抵抗,周身佛光一閃,試圖壓制體內的邪惡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