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們的兒子女兒會被當成牲口運回草原,世世代代被當成奴隸,永無翻身之地,這是你們想要的嗎啊”
從剛開始的語氣平淡,到最后的振聾發聵,楊乾用抑揚頓挫的方式把自己想說的話,說了出來。
在場所有的士兵幾乎都露出了驚駭,震驚,害怕的表情,沒錯,就是害怕,面對臭名昭著的匈奴人,有幾人不怕的,當時楊乾剛剛穿越過來,聽到匈奴人,跑的比誰都快。
還有人露出了切骨之仇的神色,顯然家中有人就是死在匈奴人的鐵蹄之下。
“從今天開始訓練,我會把你們訓練成真正的士兵,一支保護保護國家,保護黔首不被侵略的軍隊。”
楊乾說完后,看了下每個人的狀態,發現此時他們的精氣神早就不一樣了,很多士兵甚至現在就群情激憤,。
練兵這個東西其實大家都知道,但卻說不出一個12345,其實在楊乾上輩子的祖國歷史上,古代打仗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蠻荒時期、禮樂時期、戰爭時期。
蠻荒時期顧名思義就是互毆,沒有什么規則,處于一種落后的狀態,比的就是誰打的狠,誰躲的快,就跟現代打群架差不多。
禮樂時期戰爭比較有意思,更注重于儀式,先寫一封公開信,大體意思就是代表月亮消滅你之類的,約好時間地點,先擺兵布陣,然后敲敲鼓,打一會就點到為止,傷亡基本很小,甚至戰敗方要撤退的時候,戰勝方還會幫他們修理破損的車轱轆。
戰爭時期打仗就變成了真正的戰爭,戰爭開始注重戰術和陣法,軍隊也有了嚴明的紀律性,很多人認為所謂的陣法戰術都是假的,打仗嘛,不就是你一拳我一腳,拼個你死我活。
實則不然,打仗講究的是戰略戰術,戰斗中每個士兵都各司其職,有人負責攻擊有人負責防御,靠的就是團結的力量。
一兩根長矛捅你,你能格擋開,那么七八根十幾根呢這時候就要看配合了,千萬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許多現代戰爭中的戰術都是模仿古人。
楊乾到現在為止就打過三次仗,一次平局,兩次伏擊,就匈奴這智商,也沒感覺厲害到哪里去啊。
不過那千騎長的武力倒是蠻高的,體魄強壯,上吐下瀉還吃了蒙汗藥,被羽箭都插成刺猬了。
居然還能拿得起盾牌,沖擊過來,要不是自己眼疾手快,天生神力,指不定被帶走幾個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惜,這三場仗都沒有讓楊乾看出這個時代是處于哪個戰爭時期,要是能知道在哪個階段,楊乾就能更加精準的改進下練兵的模式。
現在很簡單,別的什么都不用練,直接讓2000士兵,訓練,齊步走,防御,攻擊,后撤。
別小看這些小動作,這可是一切練兵的基礎,就是讓所有士兵整齊劃一,嚴明軍紀。
最關鍵的還是后撤,很多歷史愛好者都是喜歡誰誰誰做了什么事情,公園幾幾幾年發生了什么,可楊乾反倒對冷兵器和戰陣特別感興趣,還對古代大型軍械情有獨鐘。
要不是那東西真心沒地方買,楊乾早買兩架床弩架在自家陽臺了,那東西,威力是,嘖嘖嘖,恐怖如斯啊。
坐在校場的高臺上,楊乾頭疼的開始寫計劃書,這個時代的練兵法,自己在田綜那邊瞅過幾眼,說實話,也沒什么了不起。
無非就是訓練戰陣,加強體力,力量的訓練,要么就是跑步,除了這些也沒什么出奇的地方。
三天后,楊乾打著哈欠,捏著鼻梁,難啊,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從手機里面刷視頻刷到的。
自己又沒當過兵,以自己的見識,結合這個年代的兵法,才寫下自己的練兵之法,具體還要實驗之后才能看到其中效果。